2、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过程和方法目标: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3、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教具准备:无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预习课文内容2、掌握下列词语读音襟(jīn)上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3、了解作者及作品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寓意?明确: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有三种意思:一方面是指“爸爸”种的花儿落了,另一方面暗含爱花儿的“爸爸”去世了,最后一方面则是把“我”比喻成爸爸的花儿,表明爸爸的死讯让“我”长大了——“我”的童年永远的去了。2.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明确:花在文章中有象征意义,花开的旺盛,爸爸的身体健康。花儿落了,爸爸离开人世。非常含蓄的写出爸爸病情的发展乃至去世状况。文章首尾呼应,前后严谨周密。3.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1)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教女有方。他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2)很重感情,他听到叔叔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3)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4.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试做点分析。明确: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5.课文中,“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阅读下面爸爸的三句话,看看课文中哪几件事与这三句话相照应。(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明确: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明确: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明确: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6.对爸爸逼我上学一段的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明确: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7、“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