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有感“党在我心中征文”游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有感陈海亮早就想到海丰一游了。孩提时期,我就从教科书中知道了有一位大英雄,领导了海陆丰农民运动、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政权、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他就是彭湃。我小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彭湃同志的敬仰。我是多么希望能有机会去海丰参观,瞻仰这位大英雄啊。趁着到海丰参加健康营的机会,我随同自动化学院和西校区办公室的同志们,一起到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参观,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曾经写下盛赞祖国南疆的著名诗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2月的南粤大地,依然是花木葱茏,生机勃勃。海丰境内的莲花山脉,峰峦重叠,青山如黛,流水潺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热爱着祖国美好的江山,为她所倾倒,为她的更加美好而奋斗献身。彭湃同志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了祖国山河更加美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车缓缓地停了。我抬头前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红色围墙的建筑物,红宫红场到了。红,是革命的象征。红军、红五星、红色根据地,共和国的国旗、党旗、团旗、队旗,都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缓步进入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参观。红宫原为建于明代的海丰学宫。1927年10月,在以彭湃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18~21日在学宫大成殿召开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彭湃同志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会议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8项政治纲领,宣布成立XX县区苏维埃政府,当时第1页共3页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此后,革命政权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红场旧址在红宫东侧,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彭湃同志号召在此地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二个大字,为彭湃手书,两边浮塑有“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的对联。1927年12月1日在这里召开了5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颜昌熙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彭湃同志挚爱着党的事业和祖国的美好江山,为之牺牲生命,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没有忘记他。1986年,XX县区人民政府在红场中心安放了彭湃烈士铜像,铜像由徐向前元帅题字,面部神情坚定自若,显现了彭湃同志的高大形象。在彭湃烈士铜像前,我久久肃立,凭吊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革命英雄。我深深地被彭湃同志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所感动。为了信仰,彭湃同志抛弃和背叛生活优裕的富贵家庭,从日本名牌大学早稻田大学留学归国后,没有从事安逸舒适的工作,而是走上艰苦的革命道路。为了信仰,彭湃同志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慷慨对敌。为了信仰,澎湃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狱中,他连遭毒刑,腿部骨折,几次昏厥,仍坚贞不屈,最终从容赴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彭湃、夏明翰等同志那样为了革命、为了祖国河山更加美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红彤彤的新中国。离开庄严肃穆的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告别巍峨壮丽的莲花山,听着汹涌澎湃的大海涛声,带着对坚贞不屈的彭湃烈士的深切怀念,我们踏上了回广州的归程。今晚,广州亚残运会即将闭幕,马路两旁如林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无数的鲜花姹第2页共3页紫嫣红。红,也是胜利、幸福的象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