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知识与能力:1、背诵、翻译全文。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词句。2、感悟“物外之趣”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解释字词,理清句子层次,朗读时注意停顿。2、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变幻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同学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奇思妙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中的趣事,可能会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或许还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二、走进作者作者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中国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一生为幕僚。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三、初读课文,弄清字词童稚(zhì)藐小(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云端(lì)怡然称快(yí)凹凸(āotū)土砾(lì)壑(hè)庞然大物(páng)癞虾蟆(làiháma)四、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1、自读、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性朗读朗读提示:示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3、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6、昂首/观之,项/为之强。7、蹲其身,使/与台齐。7、见/二虫斗草间。9、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10、作/青云白鹤/观。2、抽读、点评3、反复朗读课文五、合作学习1、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1、扩:单音节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2、换:文言文词语换成现代汉语。3、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4、删: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5、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6、补:省略内容和关联词语补充出来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理解课文六、作业1、朗读课文2、完成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