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坐看牵牛织女星》是16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感受说明文中的文学特点。作为一篇讲读课文。《坐看牵牛织女星》有它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篇用文学的写法、文学的语言进行生动说明的事理说明文。课文先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进行叙述,再详尽的说明“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真相和特征。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和事理说明得准确、形象、透彻,文笔生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学生在学习前一单元基础上,对说明方法极其作用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学会具体分析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感受事理说明文的文学特点。3.理解作者神话与科学并重,欣赏神话、提倡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说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学会具体分析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难点:体会用文学的写法、文学的语言进行生动说明的事理说明文的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讲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放幻灯片)用杜牧的《秋夕》导入本课。找一个学生读。诗的最后一句是“坐看牵牛织女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的题目。放第二张幻灯(题目及作者),接着介绍作者及本文的文体。作者是一位天文学家,而这篇文章又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句诗做题目,这样有什么好处?预设:生思考回答:有诗意、有文学色彩、包涵着作者要说明的内容——牵牛星和织女星。好,那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来看看这富有文学色彩的牵牛、织女星吧!二.由2-3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圈点批注找出文中需要注意的字词织杼zhù织纴rèn迢迢tiáo质zhì量河畔pàn星宿xiù纤xiān云玉簪zān洞悉xī银潢huáng无聊liáo祭祀sì教师提示:纤的读音为:xiān;祭祀的“祀”是补衣旁。质量的“质”是zhì而不是zhĭsù1.夜里睡觉,过夜,如“宿舍”2.旧有的,一向有的,如“宿儒”宿xiu用于计算夜,如:“一宿”、“半宿”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如“星宿”三.默读课文,了解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它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呢?预设:牵牛星和织女星。明确:这里老师是要进一步引导,说明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什么?说明内容:牵牛星、织女星的位置;大小;光度;直径;质量;距离等。2.学生先自己思考,(如有必要)再小组讨论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6)介绍中外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引出关于星的故事。第二部分(7—12)由牵牛织女星那富有诗意的民间故事和神话,转入对其天文真相的科学说明。四.课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师利用幻灯片指导复习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⑦、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⑧、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2.学生举例分析,师展示自己的分析投影:1.列数字:牛郎星每年移动0.658角秒,每秒钟还以26公里的速度(每小时93600公里)的速度离开我们往外跑。作用:具体精确地说明了牛郎星的移动和离开我们的速度2.打比方: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天河的形状特点。3,。作比较:牛郎星在空间的速度比地球上最快的客机还快几十倍。作用:具体而鲜明的说明了牛郎星在空间的速度。………………五.作业:1.背诵秦观的《鹊桥仙》。2.结合第二段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