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案例名称我的第一本书科目初中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由于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我尽量介绍一些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的苦难生活,课前也让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另外,本课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因此学生读起来比较有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学生自读,圈点批注。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必修(上册)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但让你说出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时,有的同学似乎不记得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难忘,因为那本书记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时隔多年,作者饱尝人生甘苦,发现了那挥之不去的记忆,竟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谈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走近作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出示作者简介〕幻灯片内容:诗坛硬汉(1)牛汉,原名史承(成)汉,诗人,作家。1923年10月出生在山西定襄的一个小山村。(2)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牛汉抒情诗选》及散文集《滹沱河和我》《牛汉散文》等。(3)作者先后于1946年、1955年因参加学生运动、受“胡风”冤案牵连而两度入狱,复出后仍然坚持创作,诗作《华南虎》被收入初中语文教材。学生观看,倾听,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复述课文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2.再次快速浏览,学生质疑。(1)你认为文中的第一本书值不值得写?这仅仅是一本书吗?它有什么含义?(2)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写这一本书的呢?通过一本书你还想到什么?默读课文,画出关键句子,准备复述。学生阅读,思考,质疑,回答问题。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四、合作探讨(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4)、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以文字小组讨论,组员作好讨论记录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谈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赏析能力。感人,更应以情打动人,本文情感的抒发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通读全文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感有哪些,各是什么?五、拓展延伸谈谈收获。学生说说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六、课堂总结。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体会在字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