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一、导入: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番收获的。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通过王子对别人灾难的叹息极写他的脆弱。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我”会有何感想?我可能会怎么做?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你赞成吗?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四、拓展延伸: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五、写一写,练一练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六、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七、作业1、课时方案2、搜集跟这两篇寓言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板书设计:人生寓言《白兔与月亮》——“随遇而安无欲则刚”《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