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职业尊严》有感九月读书心得。俗话“面子”就是主观上的自我尊重感。一些人爱面子,少不得因为他人评价而发怒;一些人无面子,多数情况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挺实惠的生活。真正能够对待尊严的人,是生活中最快乐,也是最为恬淡的一群人。他们平静而快乐着,他们知道自己的方向和工作的状态。尊严感从何而来。举例而言,因为在亲属关系中处于引导者、筹划者、沟通者,能够获得亲属的尊重,往往这些亲人也是付出最多的人,这种尊严感来自于亲属对引导、筹划和心灵沟通的感激。人不可能没有职业。人的尊严也主要来自职业。在职业生涯中,最在意尊严的一类人就是教师,因为教师是一种专事引导与沟通的职业。教师职业尊严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中获得的自我尊重感,它来自何处。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尊严。何谓专业尊严。就是在教育上能够做受人信赖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二是人格尊严。何谓人格尊严。就是在教育工作中与相关人员互信互助相互尊重的工作状态。专业尊严核心在于教育技能与教育思想的成熟。专业尊严源自教育能力的自我确认,是自予的。在教育中能及时给予幼儿和家长以专业上的指导,并能按照自己的教育规划,逐步引导幼儿和家长沿着理论的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专业的尊严产生的源头。当家长和幼儿对教师在教育问题上产生对自己的依赖,就是专业的尊严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事业成熟,尊严感最强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讲专业的尊严最为自己对事业的追求重心。人格尊严核心在于与职业相关人员相互欣赏、相互承认、相互推动成长、相互提携、相互帮助的工作状态。人格尊严是团队成员对工作合作状态的相互默认,属于他予的。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不管在哪里工作,在哪个团队里工作,都能让他人感受到来自于自身的帮助、欣赏和引导,从而让其他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己、对团队的依赖感和成就感,人格尊严应该是第1页共7页工作相关人对自身的承认,这种承认由于是他人给予的,所以,只有在长久合作关系中,相互磨合才可能才能产生默契,这种默契会对团队中每个人产生双向的尊重感。专业尊严的积累自实践和反思;人格尊严的培育来自于碰撞和沟通。一个真正有尊严的人,最终是“永远问己不足,时刻牵挂他人”的仁者。这也是“仁者爱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具体表现。人是需要尊严的,教师是最需要尊严的。如此看来,尊严来自于严谨专业追求和宽厚待人的合作心境。但愿此文能够帮助幼儿园所有教职工从现在开始,积蓄属于自己的教师职业尊严,挺着腰杆从事自己钟爱的幼教事业。【编者按】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在规范下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观后:我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出了一些要求: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一项事业,并且选择了一种形象。我的宣传主题是“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一种美丽。”做一个美丽而有尊严的幼儿教师,要身正为范,首先要做到“三正”:品正、心正、行正,牢记修炼第11条:对孩子的爱是无价的,接受家长的馈赠会让我们的爱贬值;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要学高为师,还要有“三气”:底气、才气、勇气;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还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政治意识、二是大局意识、三是法制意识。相信通过今天的精神会餐,实幼教师会渐行渐学,渐行渐修,朝着“做一个美丽而又尊严的幼儿教师”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第二篇:读尊严有感《尊严》读后感人不可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自古以来,就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史书上记载。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但晏子却将计就第2页共7页计,使楚王反而受辱。就这样,晏子即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敬仰读了《尊严》这篇文章,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和其他沃尔逊人把食物送到他们面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