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本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重点与难点重点: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难点: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学法指导讨论探究法、设问法、情景导入法等知识链接理解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决策指导思想、决策机制、决策组织和决策程序必须科学化。例如,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涉及决策范围的利益群体和国家机构的代表要参加到决策中来,实现决策组织的科学化;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等。决策民主化的含义包括:首先,决策的主体是人民;其次,决策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决策科学化与决策民主化是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决策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自主梳理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2、图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比较民主决策的方式内容具体方式依据意义社会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1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①有助于②有助于2)从公民的角度看:①有利于②有利于互动探究学点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探究一:教材第19页《探究与共享》1、你赞成哪种决策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用哪种决策方式?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学点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探究二: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重要内容有区别吗?探究三:阅读教材第20—21页材料,针对三种观点思考: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学点三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典例1、现在我国很多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当地政府对一些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都通过“民主恳谈会”的方式,征询群众的意见,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典例2、1980年7月,邓小平视察长江三峡,就三峡工程的一系列问题征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1986年6月,国务院又从全国65个单位抽调412名专家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论证。在七届人大五次全会上通过这一方案的时候充分听取了这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A.这种决策是民主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这种决策与人民利益无关C.这种决策属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D.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权利和义务典例3、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A.知情权B.决策权C.监督权D.表决权典例4、国家规定,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对事关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举行社会听证会,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方可做出最后决定。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①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②增强市民主人翁责任感③从根本上防止腐败滋生④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④典例5、我国实行党政干部任前公示制,目的就是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将本来属于群众的权力还给人民。“让群众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这种公示制度已经在全国推行。这体现出()①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民主监督权②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③公民享有民主选举权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目标检测(A级)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35岁的市民刘家海今年参加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的活动,他提出的关于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公正执法条例》的建议被采纳,作为广西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