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地理《第四单元第五节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一.内容分析:在前面的两节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来看,仍然是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了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地理不久,地理知识相对缺乏,识图和读图能力及空间概念不强,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欠丰富,但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器材、课件。五.教学方法:竞赛式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复习小组必答题:1、气候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是什么?答:气温、降水2、一个地方的气温高低我们用什么图来表示?答:气温曲线3、一个地方的降水多少用什么图来表示?答:降水量柱状图4、图中A、B两点的气候类型各是什么?答:A点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点是热带雨林气候。抢答:5、B点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答:全年高温多雨6、A点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答:夏节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降水较少。正课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答: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一、纬度因素(一)看课本65页,自学3分钟,认真思考:(1)解答“读图”的1、2题。(2)弄清纬度是怎样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二)分小组展示:讨论上述自学问题,并一对一的当教师讲述。(三)指定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来当教师讲述,每个组都有机会,看哪个组讲得更好(可以1至3人上台,一个讲,其他人补充)A地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地是热带雨林气候。A地位于西伯利亚,呈现出一派千里封、万里雪飘,有茂密的针叶林自然风光。B地位于赤道穿过的马来群岛,呈现耶子树林立,草木茂盛的热带雨林风光。小结:纬度因素影响气候气温: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两极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降水少。二、海陆因素(一)看课本66页,自学3分钟,弄清以下问题:(1)离海的远近对降水的影响?(2)海洋和陆地吸热、散热有何不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冬、夏季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有何不同?(3)解答“思考”的1、2题。(二)小组讨论、讲述。(三)指定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来当教师讲述(1)离海的远近对降水的影响?答:近海降水多,远海降水少。(2)海洋和陆地吸热、散热有何不同?陆地是两个快字:即吸热快散热快。海洋是两个慢字:即吸热慢散热慢。练习:以下填高或低:夏季陆地气温,海洋;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年较差(填大或小):陆地,海洋。做思考题:三、地形因素(一)看课本67页,自学3分钟,弄清以下问题:(1)地形是怎样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2)解答前“思考”的1、2题和最后的“思考”。(二)小组讨论、讲述。(三)一个组的同学讲第(1)题,另一个组的同学讲第(2)题。(1)地形是怎样影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对气温的影响:海拔高,气温。海拔低,气温。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C。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1题:(30°C-13°C)×1000米÷6°C=2383米2题:山区由于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顶气温很低,所以“高处不胜寒”,而山麓地区气温很高,中间的气温适中,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不同的气候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所以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思考:答: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森林茂密;而B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自然景观为草原、荒漠。冥想: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达标测试题(共22分,一空1分)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因素、因素、因素、2、纬度因素:纬度高气温,纬度低气温;。例如: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热,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对降水来说有从赤道向两递减的趋势3、海陆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近海降水,内陆降水。对气温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海洋;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年较差:陆地,海洋。4、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拔高,气温,海拔低,气温;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