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构思。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框题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2.难点: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定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二.说学情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另一个方面,当代学生对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却相当陌生,只有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因此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马卡连柯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吱声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1.直观教学法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展示图片和影音资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意图: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独立探索,爱心用心专心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讨论归纳法意图:组织学生对教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归纳,最后形成认识,实现从知识到情感的内化,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二)学法1.合作学习法2.自我探究法3.分析归纳法4.反思评价法依据: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学生是活的教材。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板块式教学,即三大板块,六大活动,同时努力做到:让课堂保持育人的原生态,让学生演绎课堂的精彩,而不让课堂被课件所制约,课件努力做到简洁。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查找有关中国人过春节和西方人过圣诞节的资料,探讨这两个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第二组负责查找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第三组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有代表性的民歌。第四组查找有关奥运会的会徽,进行模拟文化旅游考察。2.上课前播放民歌《茉莉花》设计意图: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民歌营照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3.导入新课播放录像:《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提问:(1)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