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把握以物喻人的手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以物喻人的手法。难点:体会文章情感。三、课时安排:1个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一)课前检测(时间控制:4m)作者(请学生回答)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她作品的三大主要内容。代表作《繁星春水》。根据拼音写出字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写于B本)bingdi并蒂zimei姊妹handan菡萏qixie敧斜huarui花瑞cilian慈怜(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控制:1m)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把握以物喻人的手法。(三)自学指导(一)一——品读红莲(时间控制:11m:朗读3m+思考3m+成果交流5m)述:从篇幅上看,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自学内容:听读课文,品读红莲的形象。自学方法:①划出描写到红莲的句子;②圈画出修饰红莲的关键词自学要求(检测):以“从……(原文)中,我看到了一株的红莲”回答。(朗读结束后你有2分钟准备)生自学,师巡视。成果交流:(1)红莲菡萏:a.美丽的红莲,“亭亭”“立”。写出了红莲的美丽袅娜娇弱。b.看到这株红莲你会产生什么情感,(喜欢怜爱),你试着读一读?(2)雨打红莲:a.柔弱无助,正遭受暴风雨的袭击。b.哪些词句能体现红莲柔弱无助?(大雨愈下愈大左右欹斜、作者的心情)(3)荷叶护莲:幸福幸运的红莲。当这株美丽的红莲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她遮挡风雨,帮助红莲顺利躲过了暴风雨。当“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红莲却不动摇,因为有荷叶她遮挡风雨,帮助红莲顺利躲过了暴风雨。[小结]:我们在文中看到了一株美丽娇弱的红莲。这株红莲正遭受暴风雨的袭击,倍感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倾侧下来,为她遮挡住了风雨。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四)自学指导(二)——感知荷叶、体会心情(时间控制:10m:思考4m+成果交流6m)述:作者目睹了整件事,她的心情随着红莲遭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体会作者心情不断变化的原因吗?自学内容: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自学方法:划出作者心情的词语,红莲所处的环境,思考引起作者心绪变化的原因。自学要求(检测):(自学时间:4分钟)生自学,师巡视。成果交流:环境红莲心境原因第一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开满亭亭烦闷担心是否如白莲的遭遇第二次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左右敧斜不适意无法可想,更加担心,又无能为力第三次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被大荷叶覆盖不宁的心绪散尽红莲受到了保护,不用在经受风雨第四次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不摇动深深受感动勇敢、慈怜荷叶保护红莲正如无私慈爱的母亲保护女儿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小结]:外面是狂风暴雨,而红莲在荷叶的保护下是一片云淡风清,作者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她在文章结尾深情地唱出了这样的赞歌(齐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齐读!(五)自学指导(三)——把握以物喻人的手法自学内容:①本文的主题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②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片断?自学方法:联系全文,“与祖父赏莲”一段结构上有何作用?生自学,师巡视。学生成果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六)达标测试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请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综合赏析该句子。提示:赏析句子的角度:①修辞手法;②重点词语;③结构上的作用。2.《动态》P714~9题【参考】:①“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与赞美。点明主旨,深化情感。感情真挚热烈!②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