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顾茅庐(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2.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3.体会烘托这一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使用。4.体会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教学重点1.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2.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使用。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方面: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及“三顾茅庐”故事梗概。教师方面:1.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影音资料片段。2.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一情节的前后内容,查阅关于刘备及诸葛亮的评价,以便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补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三顾茅庐”。刚才我们观看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导演根据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的,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情节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作,共同去体会和感受其感人之处。二、研读课文。1.朗读,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朗读。强调加点字字音。拜谒(y€瑁≠刨蹋╧ngzng)呕心(u)寰宇(hu€醤)荷锄(h€瑁?杖藜(l€恚?篡逆(cu€鄋)猝定(c€?斡旋(w€颍?匡扶(kung)朔风(shu€颍?邂逅(xi€?h€騯)不省(xng)慵懒(yng)千仞(r€鑞)不栖(q)乐躬耕(l€瑁?熟谙(n)薰沐(xn)鄙悃(kn)悒怏(y€?y€鄋g)荏苒(rnrn)揲蓍(sh€?sh)愧赧(nn)存恤(x€?2.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要求说出每一个情节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三、作业。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二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