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环境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比较法教学过程: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一)人口迁移定义:一般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把握人口迁移定义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从时间上——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2.从空间上——是否发生迁移,通常以行政区域界线来区分,而不是距离远近。(教材16页图1.12)(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教材16页图1.13)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2.按迁移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有:①农村到农村、②农村到城市、③城市到农村、④城市到城市四类。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②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一)自然环境因素主要的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变化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1.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且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教材17页图1.14)问题:美国人把东北部称为“冷冻地带”。美国东北部气候特点与南部有何不同?2.淡水——淡水的分布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是逐水草而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仍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3.土壤——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就有为寻找新土地而发生人口迁移,直到今天,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的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而迁移。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应的迁移和移动。用心爱心专心例如:我国的大庆(石油)、攀枝花(铁矿)和英国的伯明翰(煤)(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和婚姻家庭等1.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教材17页图1.15)。2.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3.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政治因素主要有: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它们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