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理解股票(包括基金)、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探讨诚信对发展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他人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科学投资理财意识,并且能将个人投资理财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理清,最终形成“投资理财,利国利己”的理财观。二、重点难点:股票、债券和保险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作为经济学名词这三个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三者的内涵学生并不清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第一手材料,避免过多抽象地讲解,而其中股票最为复杂,应灵活把握“度”,抓住核心。三、教学内容安排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合作式学习为途径,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联系学生身边的热点问题,努力使教学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学、互学、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构建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课前准备、课上活动、课后评价。课前准备和课上活动的主体均为学生,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均为指导,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后评价以学生完成的投资理财计划的合理程度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课前准备和课上活动表现进行评价。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在上述教学方式选择已经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注:在课前准备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在收集信息前要先预习教材,对相关知识的含义、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信息数据力求真实准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定期给予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信息采集和整合能力。2、课上活动:课上活动主要由学生完成,主体是学生课前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在里面起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师导入):现在社会上很流行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在节目中的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说明理财意识正在深入人心,但面对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方式,很多人却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这里面就包括老师(见ppt)我想请咱们研究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兴趣小组帮老师解解惑(股票小组):基于我们最近对股票市场的研究,我们建议您买股票。小组观点:用心爱心专心高风险、高收益——勇敢者的游戏!•一、名词解读:股票•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二、为什么要买股票?•1.截至2007年6月14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0440.56万户,创历史新高,中国股市进入黄金十年,股民开始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2.张三的父亲06年5万元入市,07年5月股票市值14万元,收益翻两番•3.最近股市出现动荡,但广大股民信心不改,高唱“死了都不卖”•4.中国上市企业发展迅速(如燕京,顺鑫农业),中国07年6月印花税收入318亿,同比增长13倍••三、买股票应注意什么?•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风险一:股票一旦购买,就不能要求返还本金。如果一旦该公司经营不善或破产,持有人不仅不能获得收益,还将损失本金•风险二:由于股票可以通过买卖获得收益,而股票市价受到企业经营状况、供求关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很大,而这种波动越大,收益或损失也就越大•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格2006年1月3日时每股10.02元,4月16日13.77元,11月18日7.66元,2007年1月2日8.64元。•提问:在不同的时间买卖这支股票,收益或亏损的情况会怎样?•如果1月3日买进,4月16日卖出——•11月18日卖出——•07年1月2日卖出——•如果4月16日买进,11月18日卖出——•07年1月2日卖出——•如果11月18日买进,07年1月2日卖出——•其收益或亏损是由股票价格波动引起的•四、如何正确认识股票(见ppt)•五、那些人适合买股票(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