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污染等有关资料。二、合作交流点拨探究1、频率表示,通常用字母表示。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2、电磁波是在空间____________变化的_____________。3、某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则它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传播的速度为10m/s,则它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4、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研究了当时所发现的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___________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_________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5、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光波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电磁波。6、如图17-2所示,将手机放在玻璃广口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的向外抽。打电话呼叫罩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____收到呼叫信号(填“能”或“不能”),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果把上题中的玻璃广口瓶换成金属容器,再打电话呼叫其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_____收到呼叫信号(填“能”或“不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仿照下面的例子再举出两个电磁波利用的例子。图17-2例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使用都离不开电磁波;9、江苏人民广播电的频率为702kHz,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则南京音乐台节目的波长是多少米?10、小明同学做完作业后,想听一会儿收音机。打开收音机后,关台灯并打开了大的日光灯,在开日光灯的时候能够听到收音机中传来“咔哒、咔哒……”的声音,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