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熟练操作。2.过程与方法(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学会调整视野与选择观察范围。(2)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问题探讨与实验结果分析。(2)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精致完整,教育学生防崇尚生命、热爱科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实验技能的巩固提高。2、教学难点(1)制备细胞膜时,观察红细胞的变化。(2)形象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的重要意义。三、教具准备1.红细胞稀释液与相关实验用具。2.显微投影。3.演示文稿与图片。四、课型新课。五、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互动式讨论启发式讲解分析与归纳。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授课时间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一、细胞膜的功能提出问题:1、国与国之间有国界,海洋与陆地之间有海岸线,那么细胞和细胞之间有边界吗?如果有,细胞的边界是什么?2、结合初中所学细胞的知识,说说细胞膜的功能。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的功能(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涉及不深,教师最好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归纳)1、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作出回答。2、思考,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总结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二、细胞膜的成分提出问题:1、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我们通常说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细胞膜的结构又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什么?请阅读以下的资料。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什么样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对此做了探索。多媒体课件呈现资料: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根据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定理,也就是说性质相似的两种物质能互相融解,我们能得出细胞膜的一个主要的成分是什么?膜是由脂质构成的。然而,这仅是推测,怎样才能证明它的对错呢?2、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和细胞的其它结构分离开。引导学生分析:应该选用什么细胞,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细胞膜?(提供备选的细胞,帮助学生分析选择。)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和仪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思考讨论完成下面的实验导读提纲:方法和步骤思考题思考结果或观察结果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稀释液的浓度是多1、阅读资料,分析讨论,作出回答:膜是由脂质构成的。2、学生讨论回答:提取和鉴定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分析:因为人和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用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细胞在清水中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从而得到细胞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注意:量不要太多)少?为什么?2、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找到红细胞。红细胞正常形态是怎样的?3、转换高倍镜,在高倍镜下找到红细胞。高倍镜的正确使用应注意什么问题?4、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同伴开始计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加蒸馏水的作用是什么?5、高倍镜下持续跟踪观察细胞变化。细胞如何变化?多长时间细胞发生破裂?膜。3、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分组讨论、思考作出回答3、表达交流、评价小结:根据你的实验过程,说说如何保证实验的效果?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光线亮度应暗好还是亮好?如何区分污物与红细胞?如何区分气泡与红细胞?如果细胞在不同层面如何调节显微镜?加蒸馏水时应注意什么?)拓展:假如第4步中不用蒸馏水而改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会怎样?请你试一试,记录下观察结果细胞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果展示:请同学拿装片到教师显微镜下来给全班同学展示3、小结: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