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识记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2.把握矛盾及其方法论。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4.明确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5.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1.借助矛盾的观点,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事物,提升认识事物的科学性。2.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不回避矛盾,积极公共参与,正确揭露和解决矛盾。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想一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弊两个方面。提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一定是利和弊。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即对立属性)和同一性(即统一属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二者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的作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辨一辨]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吗?提示:不能认为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统一”与“对立”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普遍性(1)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3)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判一判]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消除各种矛盾。()提示: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的是不断解决各种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各种矛盾。2.特殊性(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举一举]请举出两个体现矛盾特殊性的俗语或谚语。提示: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猫有猫路,鼠有鼠踪。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二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意义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创设情景]近三年来,中欧经贸关系的主流仍是合作共赢。中欧贸易与投资合作更加紧密,并且趋向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中欧经贸关系中竞争性一面增强,导致欧方对与中国经贸合作防范性突显。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两个世界上巨大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整合度很深,必须要找出一个妥善解决纠纷的办法,这样才能不出现双输的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分析中欧之间的关系。提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中欧之间的合作指向矛盾的同一性,中欧之间的纠纷指向矛盾的斗争性。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从矛盾的基本属性角度看,我国如何处理好中欧之间的经济关系。提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欧的经济之间,既需要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又需要进行斗争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