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如何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火柴学习方法:1、学生通过看书知道如何做实验。2、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得出透镜成像规律。3、通过练习,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记忆。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本P69,加油站,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像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本P69,实验探究及图4—44,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用到的仪器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过程5、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烛焰像,此时光屏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6、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7、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f<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8、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时,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__(填“有”“没有”)像。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_________光线。9、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_________(填“有”“没有”)得到像。这时,眼睛在_________(填“蜡烛”“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此时像与物_________(填“同侧”“异侧”)。四、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回答10、两倍焦距这一个点是成倒立_________实像与倒立_________实像的转折点。焦点这一个点是成_________像与_________像的转折点。焦点以内成_________像,焦点以外成_________像。11、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__像变_________。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_像变_________。12、实像_________(填“是”“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_________(填“是”“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会聚成的。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在光屏上呈现。五、知识归纳1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当u>2f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像距__________________。(b)、当u=2f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像距__________________。(c)、当f<u<2f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像距__________________。(d)、当u=f时,_________(填“成”“不成”)像,而是变成_________光线。(e)、当u<f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知识应用14、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有(1)没有调整烛焰、_________、光屏的_________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2)、是把蜡烛放在了焦点,以__________________。16、一物体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7cm处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17、、把一只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一侧,在另一侧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像。如果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光屏上还能得到像吗?七、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内容、完成顶尖物理中的本节练习、预习下节内容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预习卷学习目标:1、如何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学习方法:1、学生通过看书知道如何做实验。2、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得出透镜成像规律。3、通过练习,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记忆。预习步骤:一、阅读课本P69,加油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