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决策第一节垄断市场一、垄断市场的特征一个企业控制价格没有替代品,即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不能进出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1、需求曲线: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2、与完全竞争不一样三、短期决策假设:需求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收入曲线已知*决策规则:MR=MC四、长期决策*企业改变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决策规则:LMC=MR五、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1、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垄断价格大于竞争价格,垄断产量小于竞争产量2、效率比较: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3、导致寻租(Rentseeking)行为。寻租:创造垄断的活动例如:寻求政府的保护或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参与竞争,以维护其独占地位;企业采取种种手段,获取政府的“特殊照顾”,通过减免税收或财政补贴的办法,使既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间重新分配,让自己享有其他企业的“输血”,从而获得一种经济租。寻租活动的连锁性:假设一个城市,政府通过发放经营执照的方式,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可能会使出租车的数量过少,出租车车主就会赚取超额利润,亦即经济租。这会诱使人们想办法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营业执照。如果执照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人们就会争相贿赂讨好他们,从而产生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由于官员们在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中享有特殊的利益,这又会吸引人力物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个层次的寻租活动。要抑制这些活动,可以用征收执照费的形式,将出租车主的超额利润转化成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为了争取这笔收入的分配,各利益集团又有可能展开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寻租活动就如同“看不见的脚”踩了“看不见的手”。克鲁格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曾经对印度和土耳其两国的寻租浪费做过估计。她发现,1964年印度由此形成的租金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7.3%,而在土耳其,1968年寻租活动造成的浪费则占当年国民收入的15%!如此惊人的资源浪费,甚至远远超过了寻租者得到的好处。[案例]垄断导致电信收费高:我国市民月收入的1/10掏给电信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月收入的1/10左右用在通讯上,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据报道,目前深圳市个人手机话费月均支出高达323.5元,比年初的调查结果增加了9.12元。而深圳市统计信息局上半年公布,在岗职工月均收入为3240元。如果加上市话费,深圳市民电话费的总支出超过人均月收入的1/10。而在其他城市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果也大致相当。专家介绍,美国中下阶层的通讯消费只相当于其收入的1/100,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10;香港电讯的电话包月费约为100港币/月,和那里的人均月收入相比,也微不足道;在澳大利亚,市内电话每次0.15澳元,只要不断线,只要通话人有耐心,打一天还是0.15澳元。我国消费者要求降低过高的电话费的呼声很高。在今年3月进行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中,虽然长途电话费降价,但市话费实际上升了。有关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市内电话通话费上涨6.4%,电话月租费上涨3%;4月份市内电话通话费上涨4.9%,电话月租费上涨3.4%。六、垄断的优点1、规模经济:如自然垄断2、范围经济3、推动创新七、如何形成垄断1.显著的规模经济性2.专利权一家企业可能因拥有某种商品或其生产技术的专利权而成为该商品市场的垄断者。专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使其他企业不能进入该市场。专利法的实施是对发明和创新的保护,是为了促进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专利法规定,发明者拥有制造某种商品或使用某种特殊工艺的独占权可达15年(美国是17年)。3.对资源的控制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制铝公司,该公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控制着全部铝矾土矿产资源,从而成为美国制铝行业的垄断者。4.政府赋予的特许权例题:已知一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答案:Q=10,P=)第二节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决策一、垄断竞争的特点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决策不相互影响。进出比较容易。长期看,经济利润趋于零产品有差异。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需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