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112)学年教研工作总结带着一份责任,怀着一种期盼,我们继续耕耘在教科这块领地上。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回想这一年的教科研工作,有迷茫、有喜悦,更多的是对教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实践体会。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我校领导有超前的教改意识,他们认为,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为学校科研再上台阶出谋划策。学校还常年聘请原市教科所炎官老师担任学校科研工作的顾问,领导、老师群策群力,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实现教师观念行为的转变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很多的期望,比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等。要实现这种期望,很显然,教师学习是很重要的。教师学习可以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和困惑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我们学校领导、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1)这学期,我们继续以教研组组织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诗意语文》,《有效教学》《优质高效》,印发理论学习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如杂志、网上下载等方式,搜集有关教育、教研信息让教师自学,如:《理想的课堂》《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和方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hellip;hellip;要求教师人手一册教学刊物,自觉学习,接受新课程的理念,并从中了解教研教改信息,自觉第1页共3页地加入到课改行列中去;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和困惑去寻求答案,自觉改造教学实践,实现自我超越。(2)学校把老师进修、培训学习排进日程,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上的保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步之内,必有芳草。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老师们外出参观学习,达到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3)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本学期,学校继续进行网络教研,旨在开发课程资源,将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使教师尽快掌握与使用多媒体,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学校定期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教师受益匪浅。二、围绕立项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改革不能纸上谈兵,学习到的理念要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国家级课题《指导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研究》,省级课题《生命化教育》数学科《问题解决》区级课题《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经过专家的指导,我们在语数英学科形成分年级的子课题系列。学校中的每个教研组都有相应的研究专题,每个老师都承担了研究任务,参与的整个的研究过程中,全校上下形成了研究的热潮。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教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教研即科研:1、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我校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内容是年段集备、青年教师学年展示课,听课、评课等等。本学年,学校要求每次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做到讨论有专题,有课例,有小结。每次听课评课前,课题组长作好充分的准备,要围绕学校研究的课题和课题组的子课题,组织本组的教师开展讨论和交流,同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每个课题组至少能上好一堂体现研究课题的实验课,有较高的活动质量。在课题的引领下,各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了自己的特色研究内容,形成了全体教师参与的围绕该主题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局面。梁娴雅老师、黄超老师在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会上,为外国语学校和我校五、六年级老师上了研讨课,第2页共3页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侯峥、陈美琴老师参加数学竞赛,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陈艳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