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洞庭湖经济史话(三)VIP免费

洞庭湖经济史话(三)_第1页
1/44
洞庭湖经济史话(三)_第2页
2/44
洞庭湖经济史话(三)_第3页
3/44
第三章农业沃野千里鱼米乡•洞庭湖区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河网稠密,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块宝地。自秦汉以来,农业生产一直是洞庭湖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第一节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一、稻花飘香八千年世界农业起源于何时?国内外学者一直十分关注。有史志记载,国外最早的农耕文化遗迹是在埃及尼罗河泛滥平原上发现的距今约17000~18300年的小麦、裸麦碳化壳粒,经鉴定为栽培种属,时当旧石器时代晚期。洞庭湖区的农业起源时间,学术界曾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几千年前从印度传过来的,有的认为是从中原传过来的,还有的认为是从江浙传过来的。但据近几年洞庭湖区出土文物分析,洞庭湖区应是我国稻作农业最主要的发源地。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的洞庭湖区先民已跨入现代人的行列,经济主要为农业,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为磨制石器,有刀、斧、锛、镰、锄、犁,还有木耒,从中耕、除草到收割的生产工具基本上具备。农业的初步发展,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猪、牛等化石随处可见,表明这些动物已作为家畜来饲养。在澧县的彭头山、八十垱等遗址均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水稻。特别是八十垱发现的稻谷数量更是惊人,在数平方米的范围内竟收集1.5万粒,这不仅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稻谷稻米中最早的一批,而且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方已收集的总和。根据其形态,农业学家认为多是栽培稻。城头山稻田遗址应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距今约6500年。稻田原生地面由东南向西北略呈倾斜走向的凹槽地形,采取与凹槽两边平行人工垒筑田埂形成田丘,现已揭露出三丘。这三丘古稻田平行排列着,长度在30米以上,最大的一丘宽4米多,田埂之间是平整的厚30厘米的纯净的灰色田土,为静水沉积。田丘平面整平,显出稻田所特有的龟裂纹,剖面可清晰见到水稻根须。田土中含有不少稻叶、稻茎、稻谷,稻谷硅质体含量很高,接近于现代稻田。稻田旁边有蓄水坑、流水沟等灌溉设施。该处稻田遗址,是目前已揭露出来的世界上最早、形状最好、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澧县梦溪三元宫、安乡县汤家岗、华容县车鼓山等大溪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谷壳、稻杆(三元宫、汤家岗)和米粒(车鼓山)的印痕,并发现有陶片和牛、猪、羊的骨骼,说明此时的洞庭湖区已有人类聚居,并通过千百次观察,认识到野生植物有荣有枯的现象,乃以其种籽试种之,便逐渐由采集野果、渔猎及山伐,逐渐向农作物栽培过渡。这些发现,最终使“中国水稻是由南亚传来的”传统观点暗然失色,确证了洞庭湖区先民在驯化和栽培稻谷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功绩。夏、商、周代,洞庭湖区先民农具中砍伐用的斧,挖土用的锸、铲,收割用的刀、镰,均以石器为主,以青铜器为辅。耕作方法开始从刀耕、耒耜耕到犁耕,从烧田法、休耕法到岁耕法,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西周时,包括洞庭湖区在内的荆楚之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已接近中原地区和其他邻近地区。特别是楚人到达洞庭湖区后,带来了冶炼技术,因而铁制农具迅速取代石器,农业生产工具发生质的变化。常德德山、华容丰家山、岳阳蛇形山等楚墓中出土的铁锸和铁削即是物证。同时,楚国贵族为了“量入修赋”,以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还进行了中国最早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土地规划。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式跨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由此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北方铁犁牛耕开始普遍使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开沟引水工程开始进行,深耕与绿肥也已使用,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增加,但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原始森林或沼泽状态,地方卑湿,草木茂密,夏季酷热,多有虫蛇。《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汉书•地理志》也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隋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这些记载都说明,在公元前5~4世纪,洞庭湖区一带的农业虽仍有火耕水耨,但绝大部分地方已处于“无饥馑之患”、“不忧冻饿”的状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雠、庞、长沙,楚之粟也。”说明那些富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洞庭湖经济史话(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