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创先争优推动工作开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20xx年主要工作与成绩一是城乡低保工作规范有力。认真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复核工作,城市低保月标准由上年的280元提高到32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由上年的1200元提高到1600元,严格履行个人申请、入户调查、审核审批等手续,继续实行公开公示、评议听证等制度。经年度复核,核销城市低保对象5650人,重新审批720人,现全县在册城市低保对象3059户4325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及生活补贴2207.3515万元,月人均补差432.839元;出台《xx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农村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施保、分档救助,全年共核销农村低保对象2498户4971人,新增2799户3229人,全县现在册农村低保对象15659户33451人,占农业人口3.5%,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及生活补贴6165.8万元,月人均补差约149.88元。全县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3月份,县民政局被xx市民政局授予“2011年度民生工程杰出贡献奖”,4月份,被省民政厅评为“2011年度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单位”。二是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提升。认真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出台农村分散五保供养实施意见。加强动态管理,严格申报、审批和审核程序,核销死亡和不符合五保条件人员385人,新批准五保对象513人,现全县在册农村五保对象8970人。按时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分散五保年供养标准由上年的1800元提高到2040元,集中五保对象年供养生活费调整为5040元,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约2342万元。加强敬老院安全管理。统一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明文规定敬老院管理人员月工资不低于1200元,服务人员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县财政对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工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第1页共5页高到800元,全年共拨付敬老院管理补助资金220万元;针对五保院民大多年高体弱多病,日常特别是夜间照料难度较大,起居容易发生意外的实际,利用福彩公益金16.9万元为全县17个乡镇敬老院院民宿舍和敬老院值班室统一配置紧急呼叫系统;对部分敬老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函督促乡镇和敬老院整改,集中组织全县乡镇分管民政负责人和敬老院院长实地开展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互评互查活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敬老院管理服务整体水平。5月份,我县敬老院管护经验在全省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现场会上交流;6月份,省民政厅组织全省210位敬老院院长来我县参观学习。三是大病医疗救助更加惠民。修订完善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及重点优抚对象实施医疗救助不再设立病种限制,提高部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年度封顶线由10000元提高到15000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年度封顶线提高到20000元,同时救助标准上浮10%。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业务实现县内医院全覆盖,积极将即时结算业务范围拓展到xx市第二、第四和第五人民医院,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和提高救助时效。全县开展医疗救助共6682人次,累计支付医疗救助金达1152.53万元,其中及时结算4623人次。四是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完成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3682名农村籍退役士兵和99名烈士子女身份认定资格审批工作,累计发放两类人员生活补助229.4万元;完成308名2013年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和7名烈士子女身份享受生活补贴申报、审核、审批工作。全县现有优抚对象33430人。通过文件明确规定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标准、优待面和兑现办法,为1641户兑现优待金1085.1392万元,为3452名优抚对象按时足额打卡发放定恤、定补和残疾抚恤金1853.03万元,为六级以上残疾军人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为86名重点优抚对象补助医疗费用26万元,为企业军转干部发放3.1万元大病特困救助。接收2011年冬季各类退役士兵436名,组织69名退役士兵参加xx市技能培训,推荐11名退役士兵报名参加“雨露计划——碧桂园项目”培训,认真做好新老《兵役法》第2页共5页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衔接工作,稳妥地做好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