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将对各地投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考核为了给外来投资者提供参考,促使各地加强改善投资环境的工作力度和获取改善投资环境的依据,从今年起,贵州将对各地投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考核,请外商给投资环境打分。考评结果纳入各地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并定期在媒体上公布结果。这项工作由贵州省招商局、统计局和企调队共同组织实施。他们运用世界银行三期技术援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制订了《贵州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分3类对全省9个州市地、9个县级市、11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这一办法,对各地的投资硬环境将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基础"两大指标群来评价,采用定量考核的办法,由省统计局根据现有渠道采集数据。对投资软环境则以"舆论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和"行政服务环境"来评价,采用定性考核的办法,制订统一表式,对境外、省外投资企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得定性、定量指标评价结果后,再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加权分析,分类计算出各考核对象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分值。6月10日三个调查考核组将同时赴各地开展调查考核评价工作,预计6月底结束,7月上旬向社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贵州计划从今年起,每年6月和12月定期对全省州市地、县级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分类进行两次考核评价工作,建立投资环境综合指标评估机制和公示制度。南京制定优化投资环境措施营造招商引资"磁场"南京市制定并即将出台《关於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力争在一年内使全市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把南京变成积聚生产要素的"洼地"和招商引资的"磁场"。近一个多月来,南京市组织了二十多个部门分六个专题对全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同时请企业和投资者评议机关工作、评议投资环境,并赴一些先进城市实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市优化投资环境的思路。南京市目前在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方面还比较薄弱,影响投资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政府职能到机关作风,从信用体系到投资政策,从法治环境到舆论氛围,有许多地方与南京"富民强市"的目标不合拍,亟需加以整顿和优化。为此,即将出台的《关於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主要从六大方面营造投资环境,其中包括:提高行政效能,营造统一公开高效的政务环境。尤其对统一政令、政务公开、清理收费、权限下放等方面进行了硬性规定;强化投诉服务、实行服务承诺等,营造投资者满意的服务环境;建设"信用城市",营造诚实的信用环境;深化依法治市,营造文明公正的法治环境;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增强市民的发展和开放意识,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目前,南京市已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由该市有关官员任改善投资环境领导小组负责人。吉林加大对重点联系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求,扩大出口,吉林省外贸厅建立了各业务处室与重点外贸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在政策、资金、配额和许可证等方面加大对重点联系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该项制度是把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42户各级各类外经贸企业(占全省出口计划的85%以上),列为今年全省重点对口联系服务企业,建立企业经营业绩档案。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在重点联系企业工作中是第一责任人,他们将了解企业外贸出口情况及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多为企业办实事。加强对这些企业的调度、协调和服务工作力度。据介绍,2001年吉林省的外贸工作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出口14.63亿美元,增长16.4%,高出全国出口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排第四位。大宗骨干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十大出口商品共计出口8.7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9.6%。评选2002年吉林省出口创汇十强企业、经营业绩优秀(良好)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秀企业、机电产品出口优秀企业,原则上在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联系企业中产生。投资环境调查:苏州昆山、北京综合排名居前根据零点调查、前进策略与《智囊》杂志最近联合进行的《中国十大开发区投资环境进展》研究报告的结果,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