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考试一般占35分左右。(25%的分值出自本章)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了解)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熟悉)(一)基本特征——实行分类征收(二)税率——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三)扣除——费用扣除额较宽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1600元(2006年1月1日前,减除费用为800元);对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四)计算简便(五)征纳方法——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税方法课源制——源泉扣缴;申报制——自行申报纳税。三、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了解)(一)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二)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三)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第二节征税对象(熟悉)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些项目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的征税问题: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例题】2007年10月,李某还有22个月至法定退休年龄,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了一次性收入18000元。李某原月工资为1660元,则李某应就其领取的一次性收入的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元。(2005年考题变形)A.30B.3225C.178lD.3255【答案】C【解析】18000÷22+1660-1600=878.18(元),适用第二档税率,(18000+1660-1600)×10%-25=1781(元)。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并入营销人员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例题】下列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的有()。(2005年)A.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B.个人担任董事职务取得的董事费收入C.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出租车驾驶员采用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D.城镇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答案】ACD【解析】B见教材169页,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例题】田先生为一家杂志社记者,月工资3650元,其中包括70元的托儿补助费。2007年1月,田先生在所在单位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取得稿酬320元。田先生2007年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2005年考题变形)A.230.50B.182.50C.173D.220【答案】D【解析】应纳税所得额=(3650-70+320-1600)=2300(元)应纳税额=2300×15%-125=220(元)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注意2个问题:(1)出租车归属个人的驾驶员(2)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取得银行存款的利息所得、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