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利润分配管理【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涉及利润分配的内容、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股利分配政策及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教学目的要求】要求了解利润分配的顺序,理解股利支付程序中的四个日期;比较四种常见股利支付方式,熟记影响股利分配的四个因素,掌握四种股利改策的含义及其依据,理解股票分割对股东权益、每股收益、股价单价和总额,以及对股东、公司的影响。【本章重点】利润分配的顺序;四种股利改策的含义及其依据【本章难点】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课堂教学时数:4课时【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十章,要求全做。第一节利润分配的内容一、利润分配项目1、盈余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应当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当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由股东大会根据需要决定。2、公益金。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5%-10%的比例提取形成。3、股利。公司向股东支付股利要在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后。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无盈利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谓"无利不分"原则。但若公司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以后,为维护其股票信誉,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支付的股利不能超过股票面值的6%,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二、利润分配程序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利润(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利润。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负数,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3、计提公益金。4、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5、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第二节股利支付程序与方式一、股利支付的程序1、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2、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3、股利支付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二、股利支付的方式1、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以现金支付的股利,它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公司支付现金股利除了要有累计盈余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2、财产股利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3、负债股利负债股利是公司以负债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不得已情况下也有发行公司债券抵付股利的。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这两种股利方式目前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4、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发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第三节股利分配政策和内部筹资一、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根据股利相关论,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有:1、法律限制:资本保全、企业积累、净利润、超额累计利润。2、经济限制:稳定的收入和避税、控制权的稀释。3、财务限制: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债务需要。4、其他限制: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二、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与评价:1、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特点: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例10-1]:某公司现有盈利150万元,可用于发放股利,也可用于留存。假设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为30%的负债和70%的股东权益。根据公司加权平均的边际资本成本和投资机会计划决定的最佳资本支出为120万元。该公司拟采取剩余股利政策,则该公司的股利发放额和股利支付率为:资本支出预算120现有留存收益150资本预算所需要的股东权益资本(120×70%)84股利发放额(150-84)66股利支付率(66/150)44%2、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