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导体的电阻基础巩固1.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在下列哪些情况中其阻值仍为R(设温度不变)()A.当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加一倍时C.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倍时D.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扩大一倍时解析: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只有电阻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扩大或缩小一倍时,电阻丝的电阻才能保持不变,故选C、D.答案: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R=U/I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B.据R=U/I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但导体的电阻不变C.据ρ=RS/l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电阻的决定因素和电阻率的决定因素.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决定式为R=ρl/S,而R=U/I为电阻的定义式,所以选项A是不对的,选项B是正确的,而ρ=RS/l仅是导体电阻率的定义式,电阻率与式中的各物理量间都无关,所以选项C是不对的,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BD3.用电器距离电源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A.ρL/RB.2ρLI/UC.U/(ρLI)D.2UL/(Iρ)解析: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R=ρ得S=,故B正确.答案:B4.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A.U/2B.UC.2UD.4U解析:导线拉长后,体积不变,故V=lS=2l,则R=ρ,R′=ρ=4ρ=4R.由I=,I==,得U′=4U,故D正确.答案:D5.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A.0.31μAB.0.62μAC.0.15μAD.0.43μA解析:因为R=ρl/S,所以R=3.18×108Ω,所以I=U/R=0.31μA.答案:A知能提升6.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V,6~8W的小灯泡L及开关S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E上,当S闭合时,发现灯泡发光.按图2-6-10所示的接法,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将()A.变暗B.变亮C.亮度不变D.可能烧坏灯泡解析:由题图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PB段的电阻丝,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可能烧坏灯泡.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减小,灯泡变亮,B选项正确.答案:B7.甲、乙两根保险丝均为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是d1=0.5mm和d2=1mm,熔断电流分别为2.0A和6.0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6.0AB.7.5AC.10.0AD.8.0A解析:因甲、乙两保险丝等长,由R=ρ=ρ,知=4.当R1、R2并联时,令I1=2A,则由I1R1=I2R2,得I2=8A>6A,故I1不能取2A;令I2=6A,则由I1R1=I2R2得I1=1.5A<2.0A.故两者并联时,整个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1+I2=(1.5+6)A=7.5A.故选项B正确.答案:B8.如图2-6-11是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甲、乙两根电阻丝的I-R图象.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则()A.甲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小B.甲电阻丝的电阻率比乙电阻丝的电阻率小C.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乙电阻丝产生的焦耳热少D.甲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比乙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小解析:若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中,由于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同,由图象可知,此时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所以甲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大,A错误;由于两电阻丝的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故甲电阻丝的电阻率比乙电阻丝的电阻率大,B错误;由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乙电阻丝产生的焦耳热少,C正确;由P=I2R可知D错误.答案:C图2-6-10图2-6-119.如图2-6-12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