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一、制定目的与依据...1二、相关定义...1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2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五、职业道德要求...3六、职业怀疑态度...3七、审计目标...3八、总体要求...4九、合理保证...4十、适用范围...5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6三、业务约定书...7(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10一、总体审计策略...10(一)审计范围...10(二)审计时间...10(三)审计方向...10(四)审计资源调配...12二、具体审计计划...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13三、更改审计计划...13第四章风险评估...15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二)申报企业的性质...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20(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21(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23一、内部控制要素...23(一)控制环境...24(二)风险评估过程...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26(四)控制活动...27(五)对控制的监督...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30(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32(四)执行穿行测试...33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33(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34(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35(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37(四)执行穿行测试...37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39一、控制测试...39(一)一般要求...39(二)控制测试的程序...41二、实质性程序...49(一)一般要求...49(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49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58一、控制测试...58(一)一般要求...58(二)控制测试的程序...58二、实质性程序...61(一)一般要求...61(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62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70一、完成审计工作...70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75(一)标题...75(二)收件人...76(三)引言段...76(四)管理层的责任段...76(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77(六)说明段...78(七)审计意见段...78(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78(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78(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79(十一)报告日期...79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79(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80(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81(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82(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84(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84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85(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85(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85第九章附则...86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87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94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108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二、相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