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15理解原理、注重过程,正确分析人体内环境稳态问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辽宁葫芦岛六校期初联考,25)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下降,引起细胞失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不能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2.(2017辽宁鞍山一中一模,39)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存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B.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C.正常情况下,①②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处的渗透压都会升高,导致组织水肿3.(2017河北沧州一中第二周测,23)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4.(2015海南单科,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5.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属于胞吐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6.(2017辽宁鞍山一中一模,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此反射活动能准确、快速完成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7.下列关于学习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2017河北定州中学第一次月考,6)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C.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D.突触小体能够释放相应的递质9.(2017湖北襄阳五中月考,16)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为消化酶,则一定会被排出细胞到达内环境中B.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等物质的受体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10.(2015海南单科,13)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11.(2014江苏单科,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12.(2014山东理综,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5广东理综,27)(14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