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VIP免费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_第1页
1/7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_第2页
2/7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_第3页
3/7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单选20'辨析题20'简答20'作图分析题10'计算题15'论述15'第九章、第六章三四节、第七章三四节不考。第三、四、五十章是重点,约占70%左右。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分,辨析题20分,简答题20分,作图分析题10分,计算题15分,论述题15分。第一章占5%以下,估计考选择题;第二章占10%左右,掌握用收入法及消费法算国民收入,一二三四节比较重要;第三章占10%左右,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怎样求均衡GDP,节俭悖论;第四章与第十章结合考,占40%,考察投资函数,IS、LM曲线,货币需求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对IS-LM曲线的移动作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流动偏好性的缺陷,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第五章同样结合第十章考,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曲线的移动作用,求均衡国民收入,均衡物价水平,模型与政策的结合;第六章占10%左右;第七章,第八章占15%小题。反正重点是三大模型,大家有什么别的消息多多补充哈!宏观经济学考试内容第一章<=5’第二章<=10’国民收入概念,GDP、GNP、NI及其相互关系,收入法/支出法第三章<=10’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如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节俭悖论,乘数原理第四章投资函数,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twice),IS曲线,LM曲线的三大区域,求均衡国民收入,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及配合使用,凯恩斯极端、古典极端)第五章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货币政策),古典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求均衡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AS-ADModel下的政策分析第六章<=10’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第八章<=15‘第九章不考第十章内容包含在第四、五章中注:第四、五章约有55’,分数加总肯定是100分的哈。题型:单选20’辨析20’简单20’作图10’计算15’论述15’宏观经济学大题答案(到17章)第十三章简答题:1.分别利用45°线法和投资—储蓄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如图,横轴表示收入,纵轴在消费曲线上加投资曲线得到消费投资曲线c+i,也就是总支出曲线。总支出去曲线与45°线相交于E点。这时,家庭部门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企业部门想要有的投资支出的总和,正好等于收入,即产出。如果经济离开了这个均衡点,企业部门销售额就会大于或小于他们的产出,从而被迫进行存货负投资或存货投资,这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大或收缩,直到回到均衡点为止。如图,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和投资。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想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企业生产才会稳定下来。反之则反之。2.为什么厂商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加非计划存货投资。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因此,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3.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如图,交点E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假设消费函数是,则储蓄函数为。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值。变小,意味着储蓄曲线向上移;变小,意味着储蓄曲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向左移动。也就是均衡收入下降。4.作图分析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支出变动,假定政府支出减少,i+g曲线下移;政府税收变动,假定税收增加,s+t曲线上移;分别形成新的均衡点。从上图可看出,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均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i+g=s+t)第十四章简答题:1.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IS曲线移动的因素:①投资需求变动。②储蓄函数变动。③政府购买支出变动。④税收变动。投资需求变动:在同一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增加,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向右移动,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投资乘数。储蓄函数变动:假定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储蓄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向左移动,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