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6897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财务管理的概念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运动过程。一方面实物商品不断地运动,实物商品的价值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形成了资金运动。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实物商品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运动过程或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从表面上看是钱和物的增减变动。其实,钱和物的增减变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二、财务活动企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运动或者资金运动的过程,而资金运动过程的各阶段总是与一定的财务活动相对应的,或者说,资金运动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内容来实现的。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筹资活动所谓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以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企业通过筹资可以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一是企业自有资金,二是企业债务资金。(二)投资活动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三)资金营运活动首先,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产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第三,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是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四)分配活动广义地说,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尤其是净利润的分配。企业筹集的资金归结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个方面,在对这两种资金分配报酬时,前者是通过利润分配的形式进行的,属于税后分配;后者是通过将利息等计入成本费用的形式进行分配的,属于税前分配。三、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二)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三)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四)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五)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七)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一)利润最大化即假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的原因1.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2.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3.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的问题1.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二)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个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