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熟练地运用杠杆原理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获得杠杆收益,增强竞争能力,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是经营杠杆原理、财务管理原理及联合杠杆原理。杠杆作用存在放大性,以微妙的作用创造出巨大的变化,企业在利用财务管理杠杆作用的时候必须谨慎,虽然杠杆作用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当对其使用不恰当时则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令企业陷入严重危机。本文首先通过对财务管理三大杠杆原理的内涵及效应的分析,初步了解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在财务管理中作用;然后,提出杠杆原理的风险问题,并据此对风险进行控制。[关键词]杠杆利润风险[正文]希腊的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撬起地球的工具是杠杆,而通过调整杠杆两端着力点和杠杆支点的距离来产生不同的力矩,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不仅运用在物理学领域,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有3个杠杆运用,即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这三种原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一种经济内涵和经济规律,直接影响着经济决策,也为企业的财务预测、计划、控制和财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因此,杠杆原理贯彻财务活动的始终,在财务管理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财务杠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的杠杆收益,加速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可将企业推向深渊。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在投融资决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一)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可以概括为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的利用程度。这里的固定成本或费用可大致分为两类:1、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以下简称为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职员工资、办公费等;2、筹资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以下简称为固定财务费用),这一部分费用主要是由企业从事筹资活动而产生的,主要体现为债务资本的利息或发行股票应支付的股息。在下面的分析中,笔者假设筹资活动中,债务资本的利息是唯一的固定财务费用。(二)描述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尺度---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指企业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固定成本)最终会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化。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固定成本加大或变动成本变小都会引起经营杠杆系数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销售额,这样利润就会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增加,从而赢得“正杠杆利益”。否则,一旦销售额减少时,利润会下降的更快,形成“负杠杆利益”。在市场繁荣业务增长很快时,公司可通过增加固定成本投入或减少变动成本支出来提高经营杠杆系数,以充分发挥正杠杆利益用途。在市场衰退业务不振时,公司应尽量压缩开发费用、广告费用、市场营销费、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开支,以减少固定成本的比重,降低经营杠杆系数,降低经营风险,避免负杠杆利益。(三)描述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尺度——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指企业对筹资活动(债务性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财务费用的利用程度,是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点即固定财务费用最终引起企业净利润的变化。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四)公司整体运营状况描述的重要尺度——综合杠杆综合杠杆应该理解为企业对上述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综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