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知识1.建筑观1.1建筑设计原理1.适用、经济、美观三者制约协调;正确的设计方法: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艺术的关系,还要结合自然条件、环境特色、民族传统、审美观点、规划等2.内外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互补的关系3.集散广场应考虑空间尺度,立体构成以及人们观赏建筑的角度4.建筑设计应从整体布局入手,整体-局部-整体-局部…不断激发构思和创意同时反复推敲5.环境应起到烘托建筑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候总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要6.环境设计要注意是使用多体型,多空间,多层次,多内涵的组合技巧,但要防止松散,要紧凑.还要注意街景的轮廓线以及欣赏视点7.公共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功能分区,室外环境的联系,人流组织和空间组成8.公共建筑空间可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部分,其中门厅的位置能紧密地联系电梯楼梯和主要的使用空间9.建筑是否合用还要看使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配置是否合理10.交通空间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门厅过厅)11.门厅空间还应考虑导向作用,通常通过将主要的垂直交通明显的安排在轴线上或者用铺地材料暗示的方法实现12.功能分区应对主次,内外,动静进行考虑,如运用庭院绿化小品自然处理内与外的关系13.人流组织在中小型建筑中平面流线组织为主,高层建筑则以立体流线组织为主,另外,为满足视听效果,观演建筑的人流组织一般为两者结合式,应结合剖面分析14.交通枢纽地带需设置缓冲空间,缓解人流过分集中产生的交叉干扰15.现代的空间组合关注空间序列的整体感,从而得到空间艺术的完整性16.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若大空间中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如门洞,栏杆),将产生空间尺度变小的错觉,如人民大会堂绝对体量大于天安门,但尺度感小于天安门,而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因尺度处理失调而显得尺度很小17.落地窗,横向大窗,通透的角部处理,采用纤细的柱子或者处理成流动空间可以加大尺度感,另外运用对比,如高大的柱群和低矮的跑马廊结合也能达到效果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18.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是流动的空间,在于空间序列的导向性,手法特点有架空首层,悬挑墙板等19.房间的开间进深比例较好的是1:1-1:220.观展类建筑要求空间组合的连续性,分为串联式空间组合和放射式空间组合以及混合两种的空间组合,另外还有综合大厅型21.观演类建筑特点是有大型空间作为组合的中心,服务性空间围绕并与大厅联系密切22.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23.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24.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25.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26.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27.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28.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的流线、争取较好的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29.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门厅(休息厅)之间的关系30.一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三级建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四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1.2建筑美学规律1.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2.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3.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4.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5.人眼观赏规律H18°~45°局部、细部;2H18°~27°整体;3H<18°整体及环境6.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1.3总图设计规范停车位尺寸大车4*7-10小车2.5*5转弯半径小车6米;消防车道的回车场最小为12*12道路宽快题的话给的主干道是9米,次干道是6米1.停车场的位置应在易找的位置且不影响整体空间的艺术性和完整性2.非机动车道纵坡<2.5%,宽度≥2.5米坡长可不限困难情况下最大纵坡3.5%但有长度限制:2.5%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