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先进事迹三篇【篇一】**,男,汉族,出生于1975年1月,**市实验中学教师。工作25年,他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研究**家庭教育,义务做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热衷于公益助学,**年他与刘海东先生一起创建、组织、管理乌托邦助学公益群,开始助学之路。从**市各个学校搜集特别贫困的优秀学生,再到各个孩子家庭中实地考察孩子的家庭真实情况,详细了解孩子家庭贫困程度。经过层层筛选,确定受资助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五年来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不停地奔波于**市各县的村村落落,为全市九十多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一共筹集并发放助学资金近百万元。从学习、生活、家庭、未来规划;从学费、生活费到高三毕业假期的勤工俭学全方位的进行指导;从刚开始这些孩子胆小、懦弱、自卑和对未来的迷茫,到资助几年后毕业时所流露出的阳光与自信,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无限畅想。这些受资助孩子们的不断进步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感受到所做事情的价值。每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孩子的家庭都是一个励志教育的典范,每个假期他总会抽出一周时间带着现在的学生再次走进资助对象的家庭做回访,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那些在苦难中的学子们是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与感受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久而久之,他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教育之路,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做到了有机结合。事迹材料:不忘初心育桃李扎根圣地立师德**,男,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实验中学初中数学教学兼年级副主任和班主任工作,1994年工作以来,他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从事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执教二十五年,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仅仅是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一第1页共11页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始终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校为家,默默地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用爱心书写人生华章,用奉献涤荡教师的灵魂,用痴心培育一颗颗幼苗,在古老的**畔播洒春意。一、尽心尽力做教育,全心全意育桃李用爱心播种希望,用爱心传递真情,他用尽一切方法把爱传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是老师、是家长、是朋友、是伙伴,集父爱、师爱、友爱于一身。教育工作既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平凡、琐碎的。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这些都是他每天工作的主题。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兼班主任来说,这些事务平平常常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来说,如何在其中表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爱护与器重,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然而却是超越一切的,最崇高、最人性、最具召唤力的感情,成为他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的热爱与执着,教育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渗透到骨髓的行为习惯,所以哪怕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悉心投入,这点点滴滴都倾注着他对孩子的关爱。比如批改作业时,他给孩子们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对郭勃阳同学的一次作业评语: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会有一个不为别人所理解、不被别人所看重的默默的奉献阶段,这个过程也许会很孤独、寂寞,但是只有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向成功,加油吧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老师始终在你身边,为你保驾护航。如对张晨辰同学的一次作业评语:你用你的坚持和努力已经充分地说明你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就连你曾经讨厌的数学功课都能做到如此上进和出色,相信明天的你一定是让老师骄傲的优秀学生;类似的评语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一次班会的组织,一次赛场的旁观,一次打架事件的处理,一次考场的布置,一次大扫除的安排与总结都是他和孩子们心灵交汇的阵地。火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撞击。在与学生心灵撞击的过程中,绽放的又该是怎样一种美丽呢。那绝对是世界上最迷人,最绚丽的美景。二、认真钻研促进步,改革创新求发展第2页共11页通过不断学习,他的教育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业务学习笔记从最初的摘抄到后来加入自己的感悟,再到现有的完全书写自身教育理念,注重课题研究,主持市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