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松江区古松学校陈翔摘要: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低年级学生,由于学生自身特点、学校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本文立足于农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应关注的问题,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农村低年级数学学习质量。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作为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学生的习惯、兴趣、思维等数学品质都在逐渐形成,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低年级是关键期。学生年龄小,良好的品质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教师应抓住这一学习的最佳期。作为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以往我们小学入学的学生基本是以本镇学生为主。但近几年来,本地学生的外流,又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农村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按照教学规律,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农村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分析(一)存在问题:1、习惯养成不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在课堂上,学生大声说话、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不听老师等是最普遍的课堂问题行为。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倾听、表达、思考、合作等数学习惯表现的都不够成熟,需要老师从小抓起。2、兴趣表现不足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是面对日趋加重的学习任务,他们表现出疲软状态。课堂上,其实很多学生能够回答问题,但却看不到一片“手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更普遍。农村的小学生相对城镇小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人多(有听课老师)的时候,缺乏自信心,缺乏表现自我的勇气。3、思维灵活不够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能力强,但抽象概括能力弱,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去理解。农村学校的学生除了书本知识之外,手中很少有一些精选题和重点题的训练,对于掌握题型的灵活性及应试性技能低。同时在遇到难题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有效思维的时间短,思维浅显,学习起来困难较多。4、作业完成不佳低年级学生在主动完成作业方面,大部分时间需要有大人催促才能完成,有的甚至干脆不做。特别是,教师在收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作业上花的时间较长。在订正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错误较多,有的学生作业发下来不订正,需要催促,教师在批改作业上花的时间也较长。5、个体差异明显在一年级新生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甚至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是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20以内的数都有困难,做简单的数学口算,如1+1=都要借助于手指。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对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情况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对象原因:(1)学生年龄小,情感态度稚嫩一个6岁的儿童,从他跨进小学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任务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也变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但是他们又活泼好动,喜爱游戏,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对兴趣没有长效性。同时对于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这一切都影响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习惯的养成。(2)班级人数多,组织教学困难我校是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的逐年增长,由原先大部分是本地学生组成的35人制的小班转变成近50人的大班,其中3/4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和本地的学生相差甚远,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班级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学前教育不完善,差异大据调查,在低年级学生中,有2/3的学生能完整的读完3年学前教育,这些学生已经在幼儿园开始接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