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真实需求调查报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摘要:《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肯定幼儿教师地位的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男女比例失调;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待遇不高,教师流动性较大;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本文根据长春市农安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宏观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中观打破集权制管理模式;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建议。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受到了空前广泛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恰逢教育发展蔚然成风之际,《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指出:“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幼儿教师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肯定幼儿教师地位的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巨大挑战。二、问题提出1、时代的呼唤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接受有组织教育的起点,幼儿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整个国家教育的兴衰,乃至中华民族的前途。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已成为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施,为新一轮的幼儿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吹响了号角。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为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就需要转变教师角色,把教师的工作作为专业工作对待,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待。为真正落实幼儿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刻不容缓。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是人类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按照扩大优质示范园,提高农村乡(镇)中心园,鼓励支持民办园的工作思路下,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幼儿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幼儿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保育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大中城市基本满足了学前教育需求,农村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