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有用额外有用有用总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重要的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它既是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本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通过视频展示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以及功的知识复习,为学生顺利完成反映机械性能的机械效率构建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平台。第二环节是猜想、实验和质疑,通过活动一,让学生对问题“手拉绳子做的功等于动滑轮拉重物所做的功吗?”进行猜想,并引导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手拉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拉重物所做的功。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同时达到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得出结论后进一步让学生分析讨论:多余的功干什么了,引出使用机械的三个功。第三环节是认识有用功、总功、额外功,这一环节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旨在发展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紧接着是认识机械效率,通过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三个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上面的对多余的功(即额外功)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用功和总功数量上相差越小越好,继而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过度自然且易于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了解常用机械的机械效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机械效率。这一环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第四环节议一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教师适当引导:把公式η=WWⅹ100%变形为η=WW+Wⅹ100%,通过讨论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五环节是课堂巩固,围绕着怎样提高自行车的机械效率问题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借助这一活动,学生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后再将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能把课堂知识活学活用,增强提高效率的意识。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析数据后自主学习认识使用机械的三个功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算一算机械效率,议一议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观看图片和视频说一说怎样提高自行车的机械效率,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的效率问题等,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在每一环节中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信,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充分展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教学流程图巩固练习复习导入活动一:再探动滑轮测量、比较手拉绳子做的功和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活动二:了解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理解机械效率分析数据自学教材建立概念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议一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结与作业说说:怎样提高自选一选延伸:学习和生活中的机械效率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三、课堂学习目标1、经历使用动滑轮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3、了解常用机械的机械效率,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4、通过对机械效率的了解,认识到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讲究效率。5、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