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内容浅议企业风险管理摘要:企业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多个领域的分散研究向全面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的演进,其中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是两大理论来源,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财务波动性风险管理向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也经历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向企业风险管理的演进,上述两大理论的发展都指向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方向,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最终实现了集成发展,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字: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当今风险管理理论是一个“丛林式”的庞杂体系,但从2004年美国反财务欺诈委员会发起委员会(简称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后,企业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风险管理的核心标准,甚至是同义词了。风险管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以Mehr和Hedges的《企业风险管理》(1963)以及C.A.Williams和RichardM.Heins《风险管理与保险》(1964)的出版为标志。Williams和Heins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从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一种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理论倾向主要是防范和管理企业面临的纯粹风险(不利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成为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通用汽车公司的火灾事件以及美国钢铁行业的工人罢工都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成为推动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契机。本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的第一个重要领域,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研究。20世纪以来,理论界一直把风险管理的对象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两大类,并将纯粹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和目标。其实,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是一种基于责任划分的方法,是针对损失而言,并非针对风险而言,因此与其将其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而不如将其分为纯粹损失和投机损失,因为这样更能体现风险经理的真正着眼点——损失问题。第二个重要领域是,对企业的保险决策和投保行为,以及保险在应对企业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和普遍性的研究。Greene(1955)对风险管理的定位就是保险购买者。1955年,《管理评论》发表的论文《对风险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认为保险作为企业管理风险的最重要手段应该得到企业管理层和股东的重视,认为保险是企业支出的各种成本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第三个重要的领域是,将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到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框架中。一方面,通过将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将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与企业的整体决策相融合;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企业的决策规则拓展到最优自留比例、累计免赔额的选择以及选择储备政策等方面,使得风险管理融入金融市场理论中;而利用边际分析工具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最优策略,则标志着风险管理在理论上进一步成型,并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另一方面,WilliamG.Scott的复杂组织系统模型与风险管理相结合,通过对企业基本系统和分支机构的规整,将企业的整体目标与风险经理的日常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进而将分支机构的考核目标转向对企业整体风险识别和衡量的贡献,并考虑这些分支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相互关系的动态特征,从而为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末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业务和财务成果的波动性,风险管理的工具也在保险的基础上实现了很大的发展,新的衍生品和另类风险转移(ART)担当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进入80年代后,高通胀、利率波动以及多起货币和信贷危机使得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而投资者对这种收益的波动性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特别是,跨国公司面临着尤为明显的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持有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