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考研\美术教师理论考试简答题部分:一、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春秋时期,奴隶制趋于瓦解,青铜器的造型设计也开始摆脱商周以后的神秘宗教气氛,而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1)器形由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器物的纹饰也活泼多样起来,变质朴严谨为细腻新颖;(2)纹样形式除适合纹样和带状二方连续纹样外,新增加了网状四方连续纹样。二、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三、玉器《云形杯》有何特点?(1)玉质莹润洁净(2)造型优美、构思巧妙,镂空的云形手柄奇绝精妙(3)杯壁浮雕纹饰与刻线结合,浮动流畅四、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五、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六、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1)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2)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雄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1.顾恺之的主要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成就是什么?答: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甄图》、《洛神赋图》、《列女传*仁智图》。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他认为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于绘画的意义不是最要紧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在绘制表现“七贤”的诗句中他体会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他也擅长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他画过大量同时代人物肖像,都能悉心体验,以微小的细节衬托出人物的个性、风貌。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如何?答:秦兵马俑于1974年发现于陕西临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细节处理上,秦兵马俑注意对人物五官细节的刻画,既有概括,又有夸张,发辫、胡须如卷云,有飞扬之势,特别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及神态。在雕刻技巧上,圆雕、浮雕配合线刻,手法多样。在造型处理上,俑的上半部分刻画较细,下半部分比较简略,有疏密、繁简的对比:俑与俑的动态、姿势,有动有静。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之高,不仅仅是因为其在单个造型处理上的成就,而在于他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聚合成军,这恐怕在雕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是秦始皇武功军威的炫耀彰显。3.《古画品录》的作者及“六法”的内容。答:《古画品录》是南朝齐著名画家、理论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品评的标准,即六法论,这“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4.《韩熙载夜宴图》有哪些艺术特色?答:《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表现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致手的表情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此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夺得祁连山、焉支山及河西走廊,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取得安定北方边塞的决定性胜利。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