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师范路小学关于创建市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的创建报告XX县区师范路小学关于创建XX市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的报告一、基本情况(一)师范路小学师范路小学是一所由原东大街小学和东关街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学校位于XX县区师范东路北侧(县医院东200米),学校目前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173人。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达本科学历者39人,大专学历者48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队伍配备精良,有省特级教师1人(袁桂梅),市名师2人(王新梅、孙素艳)、市骨干教师8人(王新梅、金晓云、何桂云、孙素艳、袁桂梅、刘宇晴、杜晓娟、赵利平),县名师、骨干教师18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李振义、张恩、袁桂梅),小学高级教师56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其中50岁以上教师8人,40—50岁教师9人,30—40岁教师59人,30岁以下11人),师资力量雄厚。我校一直以“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为教师的持续发展铺路”为办学宗旨,以“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创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魅力名校”为奋斗目标,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精心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美术、舞蹈、器乐、科技、计算机教学1全县一流,教学质量居全县小学之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引领学校。(二)原东大街小学原东大街小学始建于1952年,占地仅3.8亩,两轨制小学。在校生950余人,平均班容量79人。操场不足200平方米,人多地窄,学生课间活动捉襟见肘。由于该校地处县城中心位臵,每当上学、放学就会严重影响县城交通秩序,校舍全部为d级第1页共5页危房,隐藏着诸多事故隐患。(三)原东关街小学原东关街小学始建于1983年,占地6.5亩,两轨制小学,在校生890余人,平均班容量74人。学校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便,每逢下雨、下雪,道路便泥泞不堪,师生苦不堪言。而且绝大多数房屋裂缝,椽柱严重腐蚀,为严重危房。保证安全教学,成为县委、县政府XX县区教育局各级领导一直困扰的问题。二、基础设施我校于2009年4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9月27日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同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8月底二期工程:硬化、绿化、美化全部竣工,总计投资4000万元。学校占地40.5亩,总建筑面积10386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行政、教学办公、后勤服务和体育运动四个区。其中教学楼2幢,综合办公楼1幢,艺术后勤楼1幢,300米塑胶2操场一个,300平方米的舞蹈大厅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建筑密度14.5%,容积率0.43,绿化率28%,是一所花园式高标准六轨制完全小学。为了打造品牌学校,2010年,县委、县政府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改善办学条件,又投入2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购臵了4台打印机、30套教师办公桌椅、30个大铁皮柜、7个音柱、100套阅览书架、900套学生桌椅;装备了一个多功能大厅、一个多媒体教室、24个班的班班通;配备了130台电脑、2个探究实验室;配齐了音体美器材、电教器材和科学实验器材。是前四年两校累计投资的2倍。学校现有各类专用教室29个,(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美术活动室、教师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舞蹈大厅、音、体、美器材室各1个,探究实验室、美术作品展览室、多媒体教室各2个,学生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各3个),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硬件一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目前师范路小学是全市乃至全省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今后我校还将继续完善各专用教室,再建1个高标准的仪器室和1个实验室,所有教师办公室都配齐电脑、打印机,并第2页共5页安装宽带网。未来两年内,我校教师达到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从而完全实现电子化教学、电子化管理。三、活动开展我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师范路小学的现有实际,全力构建师范路小学和谐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花园校园、特色校园、精品校园,努力促进师范路小学的稳步可持续发展。1、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丰富少先队工作,加大师生值周力度,狠抓学生在校行为习惯,强化“养成”、“自主”、“争先”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养成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