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作者:郭望《医药经理人》杂志2010-4-18今天,“营销”仍是中国诸多制药企业崛起的不二法门,热度不减,但基调却已大为不同:不再以单一的“广告轰炸+地面拉动”策略来完成企业的迅速生长,而更多是被纳入制药的日常规则中——以营销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如何来构筑和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并应市场变化随机而变。葵花药业,正是个中翘楚。1998年,在原黑龙江五常制药厂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葵花药业,十余年的发展史,不仅创造了连续三年300%的增长速度,而且一直保持了平均50%的增长速率;其创立初期即提出来的“广告拉、处方带、OTC推、游击队抢”的组合营销战略为众多制药企业效仿;2009年,依靠胃康灵、护肝片、小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三个主导品种的强势发力,创造了12亿元的销售额。纵观葵花的发展历程,以“营销”为核心贯穿始终,但是业界以此为核心并且创造了类似奇迹的制药企业不乏其数。那么,葵花的营销有何特别之处?“葵药崛起的核心在于其学习能力,不断因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兼收并蓄市场上优秀的经验,将它们转化成葵花的内核。另外一个就是葵花的管理核心团队。这是别人学不来,挖不走,也复制不了的。”掌门人关彦斌说。现在,关彦斌提出“百亿葵花,百年葵花”的双百战略,即“到2013年实现年销售30亿元,到2018年实现年销售100亿元”,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百年药企的长青基业。这不仅是对于葵花接下来销售业绩冲刺画出的蓝图,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从更宽广的角度及更日常的态度来关注创新能力普遍缺乏的中国制药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时光会去证明,这个企业不仅具备锐气,还拥有韧性,在变幻的商业世界里,这是最重要的品质。买入并改造1998年4月29日,没有任何制药行业经验的关彦斌出资1100万元,正式接手黑龙江五常制药。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这原本是个经营效益很好的中药厂,1992年五常制药厂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拥有提取、片剂、蜜丸、水丸、胶囊、软膏六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中药各种剂型的103个产品。企业自主开发研制的葵花牌护肝片,曾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金奖空缺),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但是1993年,药厂开始走下坡路,1994年以后更是每况愈下。到1997年底,销售额缩至1000多万元,账面上的利润总额已连续4年为零,至1997年底,累计亏损839万元。企业停产,员工停薪,干部搂、工人偷,企业混乱到极点,濒临破产倒闭。关彦斌意识到:经营管理不善是五常制药厂濒临破产的症结所在,管理是它的软肋,而市场营销是它发展的瓶颈。在整饬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关干了一件事:花高薪聘请了在外资药企有多年总监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做副总经理,当老师。改制时原五常制药有16名销售员,对于这批人的任用问题,关彦斌和外聘的副总经理产生了分歧:副总经理认为这些人在外从事药品销售多年,游手好闲,作风散漫,文化水平低,是老企业中最难管理的人员,要突破原企业销售的瓶颈,必须换掉他们,聘请有学历、有知识、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关则认为,原企业的销售员从事药品销售多年,有丰富的药品销售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企业,熟悉产品,尤其是熟悉市场的商业情况,葵花要实现营销上的突破必须依靠这些人。第4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页关彦斌不仅把这16名销售员派去担任区域市场的重任,而且把其他适合做销售的中高层干部也派到了市场去从事销售。就是这批人先后开拓了葵花药业的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广东、甘肃、青海、新疆等空白市场。现在这些人中十几人成为葵花的省级经理,有一人成为公司的销售副总,有两人成为公司的销售总监。现任葵花普药事业二部总经理的王昆就是这一波被动员的销售人员之一。“我以前在五常制药是管财务的,销售我没做过,关总动员我的时候,头两次我都推了不愿意去。一个是不敢,一个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