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发布时间执行时间备注制定1998-101999-1-1事务所脱钩改制第一次修订2006-122007-1-1新审计准则实施第二次修订2007-122008-1-1新底稿指南发布第三次修订第四次修订第五次修订审计重大事项概要(天职国际业规302号)1.制订依据。编制审计重大事项概要是本所审计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2.规范对象。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或对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叉索引。重大事项通常包括:(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4)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编制重大事项概要,将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以有效地复核和检查审计工作底稿,并评价重大事项的影响。3.适用范围。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A、B类项目按标准执行,C类项目经项目负责合伙人批准可以简化执行,D类项目按业规208号《小规模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模板》执行;其他业务参照执行。4.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了大部分审计总结的内容,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再编制审计总结。审计重大事项概要被审计单位名称:期间及截止期:一、企业基本情况指南:本部分主要列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客户企业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重大事项而在审计策略书等文件中未提及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如果企业基本情况在批准的审计策略书上有详细记载的,可以简略描述并注明“参阅审计策略书”。被审计单位的企业基本情况,包括股权比例、组织结构、经营范围、产品特点等内容(范围及内容与审计策略书一致)。二、重要账户余额及比率分析(即报告阶段的合理性分析,此部分可用附件形式)指南:根据重要性原则对重要账户余额和主要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关注重大或不寻常波动。本节内容是对审计策略书所列示项目的进一步分析。如果是非A类公司,一般只需报告如下科目的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占总资产的10%以上且该科目两年间的变动超过20%,损益表科目占利润总额10%以上,以及可能存在重大风险或者异常事项的科目。如果是A类公司,一般需报告如下科目的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占总资产的5%以上,损益表科目占利润总额10%以上所有科目。如果是出具合并报表,应以合并报表为基础分析。举例:1.科目变动损益表(调整后)项目索引2007.1-122006.1-12变动值变动比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毛利毛利率%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索引2007.1-122006.1-12变动值变动比率%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经营利润其他利润00利润总额0000资产负债表(调整后)资产索引2007.12.312006.12.31变动值变动比率%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无形及其他资产资产合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上表各项目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及可能产生影响的注释。(序号与表中索引号相同)2.主要财务数据的比较及相关分析说明比率趋势分析(列示年初、年后及对比)对某些重要指标的波动应作详细分析,将重大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序量化并判断其合理性,以确定审计应重点关注问题及应对措施。相关指标的选择及分析方法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由项目负责合伙人和项目负责经理确定,鼓励获取同行业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盈利能力指标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末总资产额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经营能力及经营状况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