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寿光考察报告会及山东考察体会报告一、我市蔬菜生产管理现状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54万亩,总产242万吨,,总产值8.51亿元,占全市种植业产值近60%。全市无公害蔬菜环评认定面积达22.4万亩,建成了六个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一是地膜大蒜基地,面积2.5万亩,以南营镇朱家寨为中心,涉及周边20余个村,种植模式为大蒜玉米连作、大蒜菜花连作、大蒜茄子连作、洋葱茄子连作等5种,亩收益在2500元左右;二是设施番茄基地,播种面积4万亩,主要集中在岗上、廉州、丘头、南营四镇原“白色走廊”内。还有兴安镇的苍德、张家庄镇的赵庄、西关镇寨里棚室发展迅速,也已初步形成规模,日光温室生产,有冬春茬和秋冬一大茬栽培两种形式,亩收益在8500—12000元;三是中棚甜椒基地以岗上镇双庙村为中心涉及周边20多个村庄。面积3.2万,其规模、产量、效益可称河北之最。中棚定植、露天采收,下茬种植白菜、萝卜等,亩收益3500元左右;四是大棚黄瓜基地,面积6000亩,主要分布在落生、贯庄、涉及耿家庄、刘海庄、卞家寨、南古庄等五个村,主要种植模式有春黄瓜+秋黄瓜+菠菜、春番茄+秋黄瓜+菠菜,年亩收益6000—10000元;五是多种多收露地菜基地。种植面积两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以里庄为中心的常安、兴安、梅花三镇50多个村,主要栽培形式有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小拱棚西红柿—秋1菜花、小拱棚西葫芦—番茄、地膜地芸豆—冬瓜、小拱棚菜豆—菜花、蒜苗—菠菜—番茄、菠菜—芫荽—番茄、黄瓜—菜花、韭菜、四季薹韭、地膜甜椒、辣椒、夏白菜等菜菜连作高效模式多种多样,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六是以农业高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精特菜生产基地,面积5000亩,以出口番茄、鲜食黄瓜、球茎茴香、苤蓝及特色叶菜为主导产品,年亩种植效益8000——1200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碧青”、“金宅”第1页共19页两个商标品牌,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两个(番茄、青椒),番茄又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拿到了标志使用权。二、我市蔬菜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蔬菜生产技术上。首先是我市蔬菜品种适应市场范围比较窄,不能长距离销售,价格上不去。其次是病虫防治以喷洒农药预防和防治的做法未根本改变,以农业措施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不普及,多用药、乱用药甚至施用禁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以滴灌为主体的inm(综合施肥)、杀虫灯、营养块育苗、黄板诱杀、两膜一网、生物功能肥、高效配方肥等一批新技术没有普及应用,蔬菜科技含量和栽培水平提升速度慢。2、蔬菜生产过程中。组织技术培训实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产品检测等工作形成了农业局“孤军作战”,部分领导和管理人员,特别是乡镇出现了面对千家万户管理未难、疲惫厌战,对蔬菜生产管理不闻不问,对上级布臵的任务推诿应付,对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极为不利。蔬菜产品销售以个体商贩为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经纪人队伍不发达,形不成自主发展管理带动蔬菜生产基地的格局,不利于产业提升和打响藁城蔬菜品牌。3、蔬菜生产监管上。一是农业执法办案经费严重不足。二是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农业示范园区、中棚甜椒、设施番茄、大棚黄瓜四个基地检测站,蔬菜检测所需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对所在区域无公害蔬菜生产实施检测监控,形不成本地特色品牌。三、山东考察体会5月28日,由石市科委纪局长带队,一行15人,就蔬菜生产发展科技示范村建设等工作,赴山东青岛-烟台-威海-寿光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并同当地领导进行了认真沟通和交流。这次参观考察活动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紧凑,考察内容丰富,考察团成员普遍感觉触动很深,收获很大。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解放了思想,学到了经验,找准了目标,坚定了信心,达到了预期目的。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大省,第2页共19页尤其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做得非常突出。通过参观山东几个地方的农业生产,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思想特别解放,放开手脚求发展的认识非常明确,不断创新发展的各项思路非常到位,争创品牌意识非常浓厚。科技示范园和科技示范村建设标准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