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设计中暖通空调专业质量控制要求序号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质量控制点设计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一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及冷、热负荷估算指标1、GBJ19-8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JGJ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室温偏高或者偏低。2、室内空气CO2超标,厕所臭味进入室内。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序号项目功能温度(0C)相对温度(%)气流平均速度(m/s)负荷估算指标(N/m2)允许噪声级dB(A)夏冬夏冬夏冬夏冬1一般住宅26~2816~18≤65-≤0.3≤0.2-70~100352高级住宅24~2618~20≤55-≤0.25≤0.2150~21080~120352、厨房、卫生间分别设排油烟和排风管井,排风量按换气次数5-10次计。二供暖系统1、GBJ19-8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JGJ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散热器表面温度高,室内干燥。2、无法调节室温。3、能耗高。1、采用950C以下的热水做热媒。2、设集中采暖系统。3、根据楼层高度建筑型式分虽采用垂直单管系统、单双管系统和双管系统,并安装三通调节阀和温控阀,宜能实施分室温度调节和分户计量。对分散建筑的别墅住宅,当经方案论证采用集中供暖不经济时,也可考虑设置独立的燃油、燃气或电锅炉的独立供暖系统。三散热器1、GBJ19-8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JGJ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散热器局部不热。2、室内温度不均匀。3、地板温度低。4、散热器易漏水。1、散热器优先选用铸铁材质的柱型散热器。2、幼儿园、托儿所、游泳馆宜采用加热管埋设在结构地板层内的低温辐射供暖方式。3、散热器与支管宜采用传热系数较大的上进下出连接方式,当一组散热器片数不超过10片时,可采用同侧接管;超过10片宜采用异侧接管;当超过20片时散热器应分成两组安装,不提倡水平串联方式安装。4、楼梯间及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支管供暖,且不得装设调节阀。5、一般住宅散热器应明装;高级住宅、托儿所、幼儿园散热器应暗装或加防护罩。序号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质量控制点设计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四室外热网1、CJJ28-89“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1、系统充不满水有噪声2、循环水量不足局部系统水力失调3、管网热损耗大1、登时解决系统稳压,用水压图确定恒压点位置,防止水汽化、防止水击、水的膨胀。合理选择用户入口装置和循环泵。无论热网运行或停止时都不应低于热网和用户系统的静压力,并保证回水管动压力线高于用户系统循环阻力损失3m。2、小区内热网宜优先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如根据工程需要确需做地沟时,宜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直埋管宜采用聚氨酯闭孔泡沫塑料现场或加工厂内浇铸,保护层宜采用玻璃钢套管制作。半通行地沟内热力管敷设时应解决好沟内排水和沟壁及沟盖板漏水问题。热力管宜优先采用玻璃棉套管保温,护层宜采用玻璃钢材制作。3、热力管道应根据规定设排水及放空气装置。五用户热力入口1、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2、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检修调整时影响1、入口装置不能设在户内。2、与热水管网和内部系统连接处均装关断阀门。在进水总管上必需时可设平衡阀。在供、回水阀门前设旁通管,其管径应为供水管的0.3倍。旁通管上室设有流量控制器,便于对系统进行调节。热水管网总供水管和内部回水总管上应设有除污器或过滤器(采用间接的一次回水可不设除污器),温度计和压力表。六室内管道GBJ19-8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漏水2、不美观3、有噪声4、拉、推坏墙体1、一般住宅供暖管道为明装,高级住宅管道宜暗装。当管道暗装时应在墙内做沟槽以利伸缩。2、管道热水流速不应超过如下规定:DN15、V≤0.5M/S;DN20、V≤0.65M/S;DN25、V≤0.8M/S;DN≥32、V≤1.0M/S。3、干管及支管应有一定坡度,干管I=0.003,接至热器的支管I≥0.01。4、两固定支架间管段伸缩量不易超过40mm,,高层建筑立管应安装伸缩器。5、管道穿越隔墙及楼板处应有套管。6、管道活动支架的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7、机械循环干管应抬头敷设,并在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8、支管上的阀门至干管的距离应不大于1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