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高考能力测试地理基础训练旅游活动与环境一、选择题1.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表现为①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②旅游者以娱乐和购物为目的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④旅游主体的大众化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长存性3.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地位的作用,发展国内旅游业能增加外汇收入B.有利于人们恢复体力和脑力,积累文化知识,锻炼身体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4.下列属于自然景观的是A.路南石林B.万里长城C.苏州园林D.敦煌莫高窟5.下列旅游景观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A.埃及金字塔B.湖南张家界C.四川九寨沟D.东非大裂谷6.下列风景旅游区中,具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①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②云南的路南石林③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④法国巴黎的卢浮宫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关于旅游活动概念的正确叙述是A.它是指旅游者的观赏活动B.它是一种人类满足生存需要的消费形式C.它是一种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D.由于旅游业的加入,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8.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①徒步到郊外梅花山赏梅②骑车到郊外觅渡河大堤观赏春色③乘车到郊外锡矿山采集矿物、岩石标本④乘船到郊外金鸡湖采集水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双休日、“五一节”“十一”国庆节等长假,给人们外出旅游、购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火爆。经济界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假日经济”。据此回答9~11题。9.“假日经济”的最主要意义在于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货币回笼,稳定市场C.扩大就业,增加收入D.促进国民经济发展10.“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如下正确认识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11.节、假日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票房收入大增,这说明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A.出游欲望B.较丰的经济条件C.闲暇时间D.现代化交通工具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指观景时要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D.以情观景13.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14.为了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效果,园林构景最宜采用的手法是A.隔景法B.障景法C.主配法D.借景法15.诗句“日出江南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A.动态美B.形象美C.色彩美D.听觉美16.“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A.色彩美B.动态美C.听觉美D.形象美17.下列自然风景取决于天气的是A.肇庆七星山B.科罗拉多大峡谷C.桂林溶洞D.黄山云海18.下列诗句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大江东去,流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9.“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指旅游资源的A.科学价值B.经济价值C.游览价值D.社会价值20.香港和澳门两地的旅游业特别发达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都有神奇的自然景观B.都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C.两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乐于旅游,旅游市场大D.交通便捷,建有完整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21.“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A.环境承载量B.地区接待能力C.最优吸引能力D.经济容量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