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我国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发展许建耘中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规划预测室北京九一四信箱100083摘要:燃用清洁燃料可使有排放控制设施的汽车进一步降低排放。21世纪对清洁汽油的共同要求是降低苯含量和硫含量,对于苯含量将倾向于采用≯1.0v%的限值,对于硫含量可能采用50~150ppm的限值.对清洁柴油的共同要求是降低硫含量。目前不少国家已采用柴油硫含量0.05m%的限值.未来可能要将柴油硫含量降至50~100ppm以下。一些国家可能对柴油的芳烃或多环芳烃含量提出限值要求.国外炼油工业已拥有生产清洁汽、柴油技术,如降低汽油中硫、苯含量技术;醚化技术;固体酸烷基化技术;生物脱除汽、柴油中硫技术等等。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研究开发的清洁燃料技术,其中包括降低汽油烯烃增加异构烷烃的FCC技术;C5~C6烷烃异构化技术;C4=~C=7醚化技术;以及以杂多酸为催化体系的固体酸烷基化技术。为使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环境更清洁,全球正掀起保护环境的热潮。汽车排放是大气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减少汽车排放,各国纷纷制定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燃料标准,以控制各种有毒有害物的排放。在此形势下,汽车行业在努力改善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机内净化的程度。我国石油行业已充分认识到减少汽车排放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健康生活的大事,目前正积极采取措施,抓紧炼厂的改造和调整,发展新技术,决心生产出更清洁的燃料,为“全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作出最大的贡献。1.1.国内外汽、柴油质量的发展趋势●目前和2000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和可能采用的汽油标准列于表1中。由表1数据可知,未来清洁汽油质量的发展趋势是:S≯100~150ppm;苯≯1.0v%;芳烃≯25~45v%;烯烃≯25v%,氧含量约为2m%;MTBE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汽油添加组分。表1目前及2000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汽油性能指标硫ug/g苯v%芳烃v%烯烃v%氧m%美RFG标准/最大(倾向性意见)-/500100~1501.0/2.0-/50-/252.0min/4.0max欧洲议会批准的汽油规格(1998年批准)150/501.0/1.042/3518/182.3/2.32000年/2005年(待批)日本100(1996)1.04520MTBE7v%max(1996年)韩国501.025102.0min美、欧洲、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1998年联合建议(根据排放控制要求的严格程度分)Ⅰ类Ⅱ类Ⅲ类1000200305.02.51.0504035-20102.7max2.7max2.7max1999年我国环保局颁布的《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中提出的限值建议为:硫≯800ug/g;苯≯2.5v%;芳烃≯40v%;烯烃≯35v%;其中烯烃含量将分三个阶段实施,自2000年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执行;2002年1月1日除北方八省(自治区)外的其它直辖市、省、自治区执行。北方八省(自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自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执行。国内汽油总量中,FCC汽油占80%以上,而FCC汽油的烯烃含量为40v%~55v%。1999年第一季度国内60家企业所产汽油总和(2100万吨)的加权烯烃含量,为43%,因此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是目前国内炼油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任务。进入21世纪后,国内汽油质量可能将逐渐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因此降低苯含量和硫含量也将成为炼油工业重要的任务。●未来国际上清洁柴油质量的发展趋势是:S≯350~50ppm;十六烷值>45~50。美国、欧洲、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还提出对芳烃含量(不大于10~25m%),以及多环芳烃含量(不大于1~5m%)的限值建议。目前国内柴油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质量水平不平衡,有的十六烷值较高,有的较低(约为40);FCC柴油占的比例较大,安定性不好。提高十六烷值、降低硫含量、改善安定性,将是国内炼油业长期的重要任务。2.我国生产清洁燃料技术的水平和未来发展通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具有了生产清洁燃料的主要生产技术,并且还在开发一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2.1清洁汽油的生产(1)催化裂化(FCC)技术FCC是生产汽油的最主要手段。我国FCC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并且为了生产清洁燃料,开发成功了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最大量生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工艺(MIP)新技术的特点是降低现有FCC汽油中烯烃含量,增加异构烷烃含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