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月1日证券公司推荐企业发行股票实行“自行排队,限报家数”的规定废止,运行了三年多的“通道制”就此终结。即日起,保险公司按照从0.05%-1%不等的比例向保监会缴纳保险保障基金。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即日起获准减征有关营业税。4日我国股市第一个反映高回报率股票群体整体状况的指标——上证红利指数亮相。深交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深圳分公司正式联合办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及相关业务。5日大庆联谊公告,2004年12月28日,黑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司因虚假陈述判公司赔偿的456起案件全部作出终审判决。公司赔偿金额约883.7万元,申银万国对433起案件(赔偿金额为608万元)承担连带责任。6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要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为主线,围绕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化自身建设等工作重点,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7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推行保险资产托管制度。保监会将积极研究推动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11日国家外汇局日前批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5亿美元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这是国家外汇局根据《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批准的第一笔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12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日前发布《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13日《中国证券报》召开非流通股转让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强烈呼吁暂停非流通股转让业务,优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沪深证交所日前分别公布2004年度会员总交易金额统计结果。中国银河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总交易金额分列沪深两市首位。14日由监管部门和长江证券相关人士组成的托管工作组进驻大鹏证券公司,该公司被正式托管。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134家询价机构名单,实施IPO询价制的条件全部具备。1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即日起恢复新股发行,并正式实施股票发行询价制度。华电国际成为这一新制度下发行股票的第一家公司。17日在日前由《中国证券报》等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专家呼吁理清改革次序,全力解决股权分置问题。18日《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中国证券报》被银监会指定为承担信托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全国性报纸。21日德恒、中富、恒信、闽发、南方、云南、汉唐和辽宁证券等8家高风险券商因严重违法违规、风险巨大,日前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稽查。24日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A股、B股股票印花税税率由此前的2‰调整为1‰。这是证券市场上第七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2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要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机构需聘请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并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上表示,2005年央企要对从事期货、外汇炒卖、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及对外收购兼并和担保等资本运营活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控制度,严格控制财务风险。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与证券交易所监管职能相关的诉讼案件管辖与受理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投资者对证券交易所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做出的不直接涉及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国信证券与大鹏证券清算组正式签署协议,整体接收大鹏证券投行。2月1日爱建股份公告,香港名力集团通过具有QFII资格的恒生银行购买并持有爱建股份5.066%的股权。这是海外投资者第一次通过QFII举牌A股公司。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4784.6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净资产收益率达8.9%,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2日股市在前一交易日创下5年半新低的背景下,当天沪综指大涨63.57点,上涨5.35%,单日涨幅创2003年“1·14”行情以来最高记录。南京新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购入南京新百流通股17,197,700股,“金鹰系”由此成为南京新百第一大股东。这是《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后,通过市场化收购直接并购上市公司的首个案例。上证所交易系统正式启用网络投票功能。4日在新春佳节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