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世界银行“中国农业政策实验室”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研究简报2008年第11期(总第200期)2008年5月25日农业高新技术引领北京现代农业发展辛岭蒋和平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发展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无疑是北京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因此,研究和探索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条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对于推动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高科技的首都现代示范农业研究”,项目编号:06AaJG010InstituteofAgriculturalEconomicsand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IAEDDDD一、北京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在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京郊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推动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全面启动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工程、生物技术和生化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温室工程、现代农机工程、新型肥料工程、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工程、绿色食品工程等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和项目,获得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国家计委、北京市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展示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专家系统(ES)技术和变量可控农机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良种产业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北京农作物种子、种苗80%以上供应全国市场,其中良种奶牛冷冻精液占全国市场的52%,良种蛋鸡占全国市场的25%,蔬菜良种占全国市场30%以上。(二)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北京市积极整合配置首都科技、人才资源,基本建立起了以中央在京农业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基础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还促进建立了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体系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时,北京市相继支持建立起4个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以及一批科、经(企)结合的服务体系。2004年,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北京郊区推广了160项科技推广项目,2005年推广了180项科技推广项目。(三)科技支撑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拓宽“十五”以来,北京市共组织农业科技项目356项,其中重大项目20项,一批成果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2004年,郊区确定了160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内容涵盖了“区域唯一性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等十大农业科技支撑领域,对180项高新技术加大了前期研究和开发力度。以“首都高校专家帮助京郊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为主旨的“彩虹工程”,推动了乡镇企业与首都科技优势结合,促进了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全年开发新产品160项,创国家和省市级名牌产品21项。(四)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光温室已成为目前京郊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灌溉技术方面,北京农业示范区内广泛采用了滴溉和微喷现代节水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方面,北京现代农业网http://www.221.gov.cn/Default.aspx?Tabid=448在实验区部分菜田实施了配方施肥技术,在少量温室中试验了有机生态型栽培,解决了实验区土壤贫瘠、土质粘重、杂草多、易内涝等不利因素,牲畜排泄物也得到综合利用,达到了高产、优质的目的。截止到2006年,北京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78万公顷,实现收入21.1亿元。其中:蔬菜占地面积1.12万公顷,实现收入14.1亿元;花卉占地面积533.3公顷,实现收入2.4亿元;瓜果类占地面积5267公顷,实现收入3.5亿元;水果占地面积333.3公顷,实现收入0.6亿元。(五)观光农业方兴未艾落实“221行动计划”,北京郊区农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