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3分x5)包括矿物、断层、节理、岩浆岩、背斜、向斜、承压水、岩石、地层构造、地球概论。煤田。2填空(0.5分x60)3选择(1分x20)例如地球内圈层包括、外力地质作用、矿物解理、地下水压条件、煤岩成分、莫斯硬度(必考一个)4识图(2分x10)例如背斜、向斜、断层、构造、陷落柱。5简答题(5分x3)1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2地质因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3矿井水的防治(水的类型、水的来源、瓦斯方面)重点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表面特征、第二节掌握地球圈层的构造(古登堡面莫霍面和软流圈等)第三节地球的物理性质(一般了解)掌握重力、地磁、地热异常,地热恒温第四节地质作用概述(一般了解)第二章第一节掌握克拉克值、地壳的八种元素、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第二节掌握二十种矿物。硬度、节理的概念和分级第四、五、六节掌握三大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分类第三章第一节古生物、化石的概念和分类,古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方法,第二节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地质单位的概念和分类、生物地层单位的概念年代地层表与地质年代表(必考)第三节不考第四章第一节(必考)掌握岩层产状的概念和要素,第二节背斜和向斜、第三节节理的概念和断层的概念、要素和分类第五章第一节不考,第二节煤岩成分和煤岩类型(必考)四种,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分类(八种)含煤岩系及其类型(概念和两个类型),底板、顶板,煤田和煤产地的概念,中国的五大聚煤区第六章简答题煤层厚度变化、矿井地质构造、卡斯特陷落柱、煤岩和矿井瓦斯突出对煤矿生产的影响陷落柱的概念和形成原因、瓦斯的概念和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瓦斯等级分类第三节、第六节、第七节不考第七章第一节地下水的分类、含水层和隔水层、地下水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泉的分类。第二节矿井水的来源和矿井冲水通道的分析(重点)第三节矿井水的综合治理(重点)第九章第一节地质勘探技术手段(了解)第二节煤田地质勘探的阶段和任务,储量级别和储量分类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和第五节,其他不考1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表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地形。2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将其分为大陆边缘、海岭、海沟、深海盆地等地形单元。3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特征,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出两个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界面,即莫霍面和古滕堡面。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根据这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一级圈层。地球内部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的构造层为地幔,也叫中间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100~150km深处降至最低,形成低速带(软流圈),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地壳和上地幔的B层合称岩石圈。4地球外部圈层根据其物理性质和状态的差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5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地热、磁性、电性、放射性等6根据大陆地表以下地温的来源和分布状况可以把地内温度分为三层。⑴外热层(变温层)、⑵常温层(恒温层)、⑶内热层(增温层)7地表实际测定的重力值往往与理论值不符,这种现象称重力异常。如果在实际测定中所测的地磁要素值与正常值偏离,称为地磁异常。将附近地区实测的地电场值与其比较,如有偏差,则为地电异常。热流较高的地区称为地热异常区,8按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9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地壳中的矿物主要是由O、Si、A1、Fe、Ca、Na、K和Mg等元素构成。矿物是天然产出,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的均匀固体。矿物的形态可以分为两类:单体的形态与集合体形态。单体的形态包括一向伸长,二向延伸、三向等长。集合体的形态包括⑴显晶质集合体⑵隐晶质和胶态集合体10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折射等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之下所表现的性质。主要有硬度、解理、断口等11摩氏硬度10种标准硬度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