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中塘镇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情况汇报(2011年12月12日)自2010年10月27日启动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工作以来,市安监局、XX县区安监局、大港管委会及大港安监分局领导,多次深入中塘镇调研指导,全力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分析,采取有力措施,本着“求真务实、立足基础、加强监管、履职严查、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落实规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规范镇建设的八方面工作,扎实推动规范镇建设,促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一、提高认识,精心部署中塘镇位于滨海XX县区西部,向东紧连大港XX县区,南靠天津石化公司大炼油、大乙烯基地,共辖2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镇域内共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形成了汽车配件、金属制品、化工和纺织服装四大骨干行业,成为大港地域内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预计2011年,全镇可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36亿元。同时,中塘镇还是大港地区危化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共有危化企业98家,其中生产型危化企业28家,储存、使用型危化企业9家,经营型危化企业61家。这些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给全镇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2010年,全镇共发生四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5人死亡,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减少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0年在市、区安监局、大港管委会及大港安监分局的关心帮助下,我镇被确定为全市安全监管规范镇建设试点。对此,我们感到肩头的责任巨大。一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监管尤其是街镇监管工作历来是一个难题。职责不清、权责不一、执法职能缺失、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到位、基层监管能力不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客第1页共6页观因素制约着街镇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要求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靠天吃饭”的监管思路,而是必须把监管工作调整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上来。三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塘镇安全监管工作,时善局长亲自抓,管委会领导深入中塘实地调研、就地分析、全面部署,市、区和大港安监局精心指导,并专门匹配建设资金。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面对难得的机遇,镇党委、政府迅速统一认识,调整思路,凝心聚力,立即行动,组成专门班子,调配精干力量,决心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建立起一整套适合镇情的安全监管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塘特色的街镇安全监管新路,打好安全监管工作的攻坚战。在一系列动员部署和宣传推动工作后,为提高规范镇建设的针对性,找准切入点,我镇专门就规范镇建设进行了广泛调研。一是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先后走访危化企业30多家,召开座谈会6次,广泛征求企业及社会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访上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请教职责边界确定、执法权限、监管重点等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三是坚持走出去的办法,先后赴重庆、武汉、北京顺义等安监工作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开拓视野,借鉴经验。通过调研活动,我镇初步形成了规范镇建设的思路,增强了做好规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把握重点,全面推动我们始终坚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着力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管得好”三大难题,加快推进体制建设、机制建设、执法建设、科技建设和氛围建设等“五大建设”联动发展。(一)以体制建设为先行,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一是不断强化镇安委会职能。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变动,重新调整分工,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挂帅,党政成员共同上阵,职能科室直接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不断强化安监队伍建设。组建了镇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配足人员,配备了执法车辆、办公经费、摄像机、照相机、个人防护及检验检测装备。三是不断强化包村监管责任。在完善“一岗双责”制度的基础上,对行政村实行第2页共6页“网格化”管理,深化镇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村制度。将全镇24个行政村划为24个网格,由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的安全监管工作“全包”和“一包到底”。同时,镇党委、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政班子会主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