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华南军民融合研究院可行性报告一、前言古今中外,富国无不是各国一致追求的目标。但是,要想富国,必须强军。富国是目的,强军是手段,二者相依而存、结伴而行。秦国商鞅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以及世界历史上强国的兴起,无一不是通过富国强军来实现的。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尽管各国根据本国的安全环境和国情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做法,但是,建立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国防现代化的军民融合建设体系,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一致的政策取向。二、政策依据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一贯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建设,经历过漫长的峥嵘岁月,已经形成了成功的完整的军民融合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军民两用”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民养军”。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主席根据国内外新的战略环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主席的思想,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赋予军民融合这一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涵,开拓性地将“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激发和凝聚起亿万军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和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统筹国防建设和经1济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解放军代表团座谈时,深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第1页共8页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2016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十八大主题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三、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一)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以国家战略为先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强国兴军的根本大计,加强军与民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融会贯通,实现富国和强2军相统一,努力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层次,把工业供给和装备作战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支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二)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强国的重要引擎和必由之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工业产业能力、技术基础、科技成果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第2页共8页(三)军民融合发展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军工企业长于技术研发,民营企业则擅长渠道销售,民营企业在销售中发掘市场需求,我们再根据客户需求研制新产品或者对已有产品进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走军民融...